从《黄帝内经》—浅析肛肠养生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周惠
[导读] 秋季,肺金当令,应注意防患“肃杀”之气,让肺充盈润泽,“逆之则伤肺”
        摘要:秋季,肺金当令,应注意防患“肃杀”之气,让肺充盈润泽,“逆之则伤肺”。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秋季阳气渐收,阴气逐渐生长,干燥易伤津液,从而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因酸主收敛,所有秋季多食酸味果蔬,如梨、苹果等。但是大部分水果偏凉性,故应适当食用,以免损伤阳气引起腹泻等。四气指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和规律,神即人的精神意志活动,顺应四时的生化作用和规律来调整精神意志活动称为“四气调神”。[1]本文提出顺应四时之气调摄人体的方法谈肛肠养生之道,突出强调“天人相应”的内经理论体系。
    关键词:黄帝内经;修古道;肛肠养生
1、前言
        春三月,万物始育,天地俱生,阳气上升,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之象,此时应“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才能达到“以使志生”,另卯时起床饮一杯温水后缓慢的散步于庭院亦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理胃肠的功能.春季肝火上扬,容易出现小便黄赤,大便秘结。[2]此时应饮食清淡,选择发芽的食物,注意“五谷为养”来调和肠道阴阳。
        夏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一升一降,则能使“万物华实”,植物开始开花结果,比春天的生长状态更加殷实[1],夏季人体阳气浮于表面,内脏空虚偏寒凉,从养生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顺应夏季的节气,适当吃一些热性的食物,避免腹部受凉,故“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吃姜是为了温暖胃肠道。另外,中医认为海鲜属于寒性,很多人食用之后容易腹泻,因此,在夏季应避免寒凉的食物,以免将阴寒留于体内。
        秋三月从立秋开始计算,经过了春天的生,夏天的长,身体健康的人秋天就应该“荣平”的有所收获了。对应的没有收获的不健康的人的状态就应该是“悲秋”[2]。秋季,肺金当令,应注意防患“肃杀”之气,让肺充盈润泽,“逆之则伤肺”。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秋季阳气渐收,阴气逐渐生长,干燥易伤津液,从而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因酸主收敛,所有秋季多食酸味果蔬,如梨、苹果等。但是大部分水果偏凉性,故应适当食用,以免损伤阳气引起腹泻等。
        冬三月,万物蛰藏,风寒凛冽,大地冻裂,阴寒盛行。此时的人们腠理关闭,应尽量保持温暖,不要过多的出汗,损伤了正气。但冬季也是进补藏精的大好时机,世人多偏爱羊肉等补益之品,但若过度食用辛热之品,则会导致肠道湿热下注引发肛肠疾病。
        有一种特殊养生方式,它在肛门调理,叫做“修谷道”。修谷道是指通过按摩肛门来强化机体气化生清作用,从而达到驱病健身功效的特殊调理方法。在人们常规的意识中,肛门只是人体排泄废物的通道,甚至认为是很脏的地方,而对它的防病治病作用,无所知,其实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黄帝内经》中说,大肠者,住道之宫,变化出焉,我们所摄入的食物,经脾胃消化,下行到小肠大肠,将水谷精微进一步吸收,分秘,然后分出营养与糟粕。其实精华与糟粕只是一线之隔。因为肛门对这些物质进行了最后一次提纯,提炼出人体所需要的精气,这是整个营养吸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这是变化出焉的意义所在。
        肛门,在中医中又被称为魄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身体在神识上有三魂七魄之说,其中七魄就是我们的防御功能。分别是吞贼尸狗、除秽、臭肺、雀阴、外毒、伏矢。它们会在我们熟睡时出来工作,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邪所侵,排除体内毒素,恢复身体重要机能而肛门则是它门出入的门户,它的是否正常关系到七魄是否能正常出入工作,也就是关系到我们免疫力身体自我调整能力是否正常。《难经》中又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是说肛门相当于五脏的使节,既然是使节就可以上传下达,我们既可通过它来了解五脏状况也可以通过它来调整五脏。在肛肠养生中,我们可以增加修古道的方式来配合四季的气机的调理,使肛肠达到最佳状态。

[3]
2、肛门调理养生(修谷道)的意义
        2.1化生精气。从大肠的解剖图上可以看到大肠的样子分为几折,像竹节一样,所以大肠的每一次收缩都会产生一定压力,把粪便挤压成形,而挤压的过程也是化生精气的过程。肛门是大肠的出口通过按摩肛门能促进大肠的收缩功能了,就能把有形的物质化生成无形的精气,以供机体使用,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人的躯干想象成生火的煤炉子,整个的消化系统看成炉心,每天吃的食物就是燃料。肛门区的肛柱和肛管就是炉座。做修谷道可以清除肛门口沉积的寒湿,就像清除了煤炉子下面的炉灰,那么肛门这个炉堂就通透,炉子才能正常燃烧,就能给大肠加温加火。经大肠变化的精气就可以通过联合纵肌、内括约肌。直肠线静肌丛等渠道输送给全身化解身体内的寒湿之气,使我们身体强健,精力充沛。
        2.2通过宇宙观,我们可以说宇宙是大太极,人体是小太极,在解剖学上我们可以知道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中轴线,就相当于太极中阴阳鱼的中线一样,而肛门位于消化系统的底部(下口),也就是这条中线的一端,调理肛门,整个消化系统的大管道就会被打通,这不仅调理了消化系统的病症,还调动了阴阳转化,也就调整了整个人体的阴阳。
        2.3肛门通阳,擅长理气。头为诸阳之会,所以修谷道对调理”头部疾患“有着特殊的优势,和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4由于肾开窍于二阴,修谷道对于调理”肾脏疾病”,“强化肾功能”同样有效。这是因为在中医五行中大肠与肺相络属,同属金。而金生水,水就是肾的属性,调理肛门强化了大肠的功能,同时就使肾水得以滋补,也就有了“补肾”之功效,也多因肾经亏所导致的如”臀部萎缩“,“腰膝酸软等”,都可以在此调理。
        2.5 《黄帝内经》中写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说女人到了35岁时,胃肠功能开始衰退,不能化生气血,开始衰老。许多“美少妇”要变“黄脸婆”了,修谷道可以强化胃肠功能,就可以推迟女人的衰老,达到美容的效果。[4]很多女人形体发胖,是脾湿之故,修谷道可以排除体内湿气,也就有了减肥的功效。由此可知,修谷道对女人的特殊意义,可以美容瘦身。
        根据能量健康法,包括修谷道,在调理过程中所调动的是人体最高层的东西,即人体的精、气、神,其实,所有的病症都无需外求,我们的身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这是一种本能,所以这种手法就是“用有形的手法调动无形的能量,用无形的能量修复有形的整体,阳气自达病所,邪气自找出路”。
        2.6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谷道,俗称肛门。撮,即收(提)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5]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性地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3、结语
        四时阴阳乃是自然界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懂得养生的人在春夏时节保养总结的阳气,秋冬时节收敛阳气,养藏。《灵枢·本神论》提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肛肠的保养如若能顺应四时的变化,则可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 [J]. 中医药学报,2010,38 (6): 53 -54.
[2]朱娅莉,张国雄.四气调神大论之四季养生的理论解读[J]. 医药论坛,2015,09: 147-148.
[3] 陈明霞,王瑞丽,荆朝霞等.浅析经方在中医辨体论治中的优势[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2)
[4] 包海燕,吴承玉.吴承玉教授临证辨体论治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1)
[5] 王国栋,陈斌,李红等.辨体论治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