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强化临床护理管理,于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别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实施前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我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实施前(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预防效果
前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可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导致治疗周期延长,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痛苦[1]。因此,医院十分重视对于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由于医院科室众多,患者的疾病类型繁杂,对于护理管理工作的要求较高,若护理不及时或不合格,可增加医院感染风险[2]。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9年1月开始实施强化临床护理管理,于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别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纳入患者的男女比例58:42;年龄18~65岁,平均(43.34±3.81)岁。实施后纳入患者的男女比例56:44;年龄18~64岁,平均(42.97±3.75)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发现其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实施前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住院期间监测患者感染情况,依据规章制度要求开展日常护理工作。实施后则为强化临床护理管理,具体策略包括:
①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针对常见医院感染风险设置对应的管理制度,如医疗废物处理制度、预防尿路感染护理规范、消毒隔离制度等,并全面落实。成立医院感染防控监督小组,加强对各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监督,包括医疗用品的使用、存放、处理以及日常护理操作质量等,并建立相关奖惩制度。监督小组需记录不合格情况,予以追责,对常出现护理操作不合格情况的科室或个人予以批评和惩处,并加强相关培训工作。对于护理工作质量优异的科室或个人,则需予以表扬和奖励。此外还需定期进行开会总结,发现当前存在的医院感染高危点,及时调整护理管理措施。
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培养良好的院内感染防控意识,确保其均能够了解自身工作内容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要求护理人员明确消毒隔离要求、护理操作标准,明确自身职责,并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技术,在日常护理操作中严格依据规章制度进行消毒隔离工作。强化护理人员的洗手意识,规范手部卫生要求,使其重视手部的清洗消毒工作,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提高洗手质量,从而有效切断交叉感染途经。定期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考核与培训,使护理人员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提升感染防控能力。
③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加强对病区保洁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其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要求和消毒质量要求,做好病区和病房内各类物品的清洁工作,保障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消毒质量合格,从而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同时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嘱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无菌意识,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对于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领取一次性物品时需严格核查物品生产日期、是否合格、外包装是否完整等情况,确认无误后再领回科室使用。妥善处理医疗废物,严格依据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感染性患者病房的管理,加大清洁、消毒、杀菌的力度,做好隔离治疗工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强化临床护理管理后,我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实施前(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我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的比较[n(%)]
.png)
3.讨论
医院内大部分患者带有致病菌,且院内传播途径众多,若不能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易造成患者二次感染,导致病情加重,加大患者在生理、心理、经济上的负担,也易造成医疗纠纷[3]。
本研究分析我院实施强化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实施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实施前(15.00%),由此可见,临床护理管理对于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护理管理质量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护理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强、护理操作不规范、消毒隔离工作不合格、病区环境不佳等因素密切相关[4]。因此,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其各项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而加强病区管理,注重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改善病区环境,减少各类物品上的细菌、病菌残留,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5]。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则能够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也能激励相关人员不断进步,全面提升各科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良好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院区环境,切断病菌传播途径,达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福财,金妲,王飞飞,等.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81-83.?
[2]于爱玲,黄美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129-131.?
[3]]张静.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7):2621-2623.?
[4]王宛仪,陈丽云,陈晓玲,等.分层护理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52-154,157.?
[5]徐瑞妙,曾金梅,郭伟红,等.基层综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的策略应对[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