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伤口病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湿性愈合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伤口患者,主治医师可为病人选择湿性愈合理念进行护理,此方法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湿性愈合;慢性伤口;治疗总有效率
伤口愈合协会将一个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未达到解剖功能上完整状态的伤口称作慢性伤口。而临床上的慢性伤口主要指患者在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后,未能愈合,也无法愈合的倾向者。其分类包括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动脉性溃疡、静脉性溃疡与糖尿病性溃疡五种常见类型,而肿瘤与结缔组织疾病等都可引起创面难愈。会因机体自身的慢性疾病,血管问题,神经病变,营养不良等导致组织中生长因子减少,机体平衡失调,阻碍伤口愈合[1]。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即寻找引起此病的原因,在控制感染,促进愈合的基础上,治愈原发疾病。在创面护理方法中,临床以干性疗法,湿性疗法为主。有关研究表明,湿性疗法能增加皮肤组织的再生能力,保持皮肤周围湿润,促进伤口愈合,故此法临床使用率较高。本文主要研究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2019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病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35±7.65)岁。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25±6.89)岁。经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有关伤口愈合的相关条例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慢性伤口患者,研究前得到他们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伤口进行碘伏消毒,保持创面清洁,随后运用无菌纱布覆盖。若伤口有严重渗出液者,可采用红外灯照射治疗。
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理念进行护理,即针对伤口黑、黄、红、粉四大阶段进行针对性护理。(1)伤口黑期:这一阶段患者伤口出现干硬黑痂,基底部存有坏死组织,对此可利用清创胶,使用银离子敷料遮盖吸取渗液,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清洁,敷料2~3天更换一次。(2)伤口黄期:此阶段伤口脓液渗出物较多,且仍存在坏死残留物。使用泡沫敷料或溃疡贴遮盖,吸收渗液,以促进肉芽组织形成,2~3天更换敷料一次。
(3)伤口红期:此阶段坏死组织以清除完毕,伤口处出现新鲜肉芽及毛细血管,但此时毛细血管易发生破裂,因此在保证创面清洁时,动作应轻柔,使用藻酸盐敷料进行填塞,外用泡沫敷料进行覆盖,防止伤口处出现机械性损伤,敷料3~4天更换一次。(4)伤口粉期:此时伤口处可见新生上皮组织,为加快细胞增生,应保持创面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并使用敷贴水凝胶覆盖伤口,3~4天后则能痊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包括痊愈、显效、好转与无效。痊愈:患者伤口皮肤完全覆盖,达100%。显效:伤口皮肤覆盖率在60%以上。好转:伤口皮肤覆盖率在40%~60%之间,可见正常肉芽组织。无效:伤口皮肤覆盖率不足40%,甚至进一步恶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痊愈20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两组对比,(X2=8.000,P=0.004),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伤口由于不能按照正常愈合的三期进行,而进入持续的炎症状态,使患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患者会因机体有全身性疾病、慢性疾病、神经病变、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组织中生长因子减少,机体平衡失调,从而阻止伤口愈合[2]。针对此患者,应积极治疗其原发疾病,并在治疗的同时,使用湿性愈合理念对伤口处进行护理。在伤口愈合的四大阶段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伤口在密闭及半密闭敷料下,维持湿润适宜的条件,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在低氧环境下,能加快毛细血管及新生组织再生,从而促进伤口快速愈合。本文通过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湿性愈合理念进行护理,确保伤口及周围组织处在无菌低氧环境下,采取不同敷料进行覆盖,针对性护理四大阶段,清除坏死组织,吸收渗液,保护新生肉芽及毛细血管,清洗创面,达到伤口早日痊愈的目的。研究表明,使用湿性愈合理念进行护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患者出现慢性伤口时,湿性愈合理念护理能为其提供较好的护理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景玲.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8,4(5):154-155.
[2]储晨.湿性愈合理念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