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张丽
[导读] 目的:探讨案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选择120名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成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用案例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测试和阶段性综合测试、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学生学习与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关键词: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案例教学法;效果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1]。护生要进入临床实习,需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规范、灵活的实践操作能力,故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笔者以2017级护理专业中的两个班级为观察对象,随机对两个班级采用了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旨在探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选择120名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成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男生3名,女生57名;年龄16-20岁,平均(18.0±0.7)岁。实验组男生2名,女生58名;年龄16-20岁,平均(18.3±0.5)岁。两组学生性别和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模式:具体内容:依教学大纲给学生制定适宜的教案设计,制作合理的课件给学生播放,课堂教学以教师纯理论知识讲授为主。
        实验组用案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1)案例教学导入原则。学生接受传统教学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穿插典型案例,对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指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施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给学生引入教学案例时提前介绍案例背景,将案例和即将讲授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内容结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为学生讲授,案例的导入注意时机和护理学基础专业知识的融合,确保案例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规定。(2)案例教学实施内容。给学生讲授新理论知识前,提醒学生提前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教师把制定好的典型案例发给学生。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提出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查询资料等,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8名学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一起寻找和总结问题的答案,给学生组内讨论的时间,嘱咐学生将问题的答案详细记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思维。每堂课开始时先抛出典型案例的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了解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用10分钟时间对学生的疑问详细回答,随即引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听课、学习,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的思考和学习,教师注意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内容与问题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3观察指标
    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理论测试,测试题包括多选题和简答题、案例分析和论述题等,得分100分;阶段性综合测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共3次,测试内容包括典型案例实践和专业技能操作、报告书写及单元测试等,得分20分,3次测试得分之和为阶段性综合测试成绩;总成绩=理论测试成绩40%+阶段性综合测试60%。
    自制量表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量表经计算信效度为0.934,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机会与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每项内容得分25分,得分高说明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计算计量资料();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测试和阶段性综合测试、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学习成绩  (,分)

3、讨论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实际教学工作中已使用诸多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源自美国哈佛学院,教学重点是基于案例展开各种教学,近年在的医学院教学工作中应用广泛,并已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本次案例教学的学生理论测试与阶段性综合测试成绩均显著提高,总成绩(95.3±2.5)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的(83.6±2.8)分,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高,说明上述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沟通机会与能力提升的途径,有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案例为真实的典型案例,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能充分加深。小组协作可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合作沟通能力明显提高,能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也为学生的共同学习提供机会和途径,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加强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1:1.
[2]刘伟,贝家涛.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