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收治的104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52)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n=52)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护理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风险时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科;护理管理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management
Chen Yan, Tan Haiyan
Chongqing Shizhu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409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10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n = 52)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52). Results: 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risk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and quoting.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management
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室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患病人群年龄范围广,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情绪,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程度[1]。还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着很大的帮助。优质护理管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建立科学的分级管理体系,让所有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从而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以104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内科收治的104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52)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n=52)常规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1.28±7.43)岁;研究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1.33±7.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情况展开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构建小组。由护士长、组长以及责任护士构成三级优质护理小组。护士长统筹规划,负责协调和分配护理工作。组长协作护士长完成相关工作,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指导护理人员依照护理方案展开护理计划。并且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抽查,了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2]。(2)制定相关制度。为了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保障所有人员都能依照制度展开工作。比如坚持无菌操作,护理前后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等。组建监督小组对护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将所有人员的工作结果与绩效相关联,促使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3)小组人员培训。对小组内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幼稚护理观念的宣讲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这一模式的认识。定期组织小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学习,尤其是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同时还应当强调工作责任感,保障所有人员都可以高质量的完成自身工作[3]。(4)护理质量提升。组长做好护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护士长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然后召开小组会议,所有人都会护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采用PDCA循环的方式不断解决护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感。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操作技能、责任意识以及应急能力评分。(2)护理风险事件,包括坠床、导管脱落以及错误用药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x±s)
.png)
2.2护理风险事件
研究组坠床计1例,导管脱落计1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8%(2/52);对照组坠床计3例,导管脱落计4例,错误用药计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9.2%(10/52),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X2=11.651,P=0.001)。
3讨论
内科包括多系列疾病,比如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以及神经内科等,所以内科忽视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才能提供给患者更高质量的服务,减少护理中的风险时间,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4]。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后在进行相关补救措施,这种被动的护理模式会导致患者满意度降低,进而提升医患纠纷发生率,对医院形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患病人群对医疗服务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科学的护理方法来满足患者需求。优质护理管理是一种现代科学的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通过提升操作技能与责任意识提供给患者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且在护理过程中会针对护理问题不断改进,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身心健康程度,促使患者更快的回到生活中。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君.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9):190-192.
[2]华秀芝.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7):262-263.
[3]刘志芳.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126+130.
[4]周桂林.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