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用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杨海霞
[导读] 目的 探讨在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在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独使用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值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药治疗后,对照组的血肌酐值为(71.36±18.94μ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观察组的血肌酐值为(46.21±15.54μ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数据相比,发现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治疗后的血肌酐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患儿血肌酐值,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血肌酐值;安全性
前言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型小儿急性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血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尿量减少为主要症状[1]。该病前期临床症状仅有血尿出现,严重时肾功能将受到损害,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引起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一般以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可用药物有利尿剂、降压药等。本文就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联合使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氢氯噻嗪和依那普利治疗。纳入标准: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均有水肿、血尿、蛋白尿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患有黄疸的患儿;心肺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3]。对照组35例患儿中有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8.65±2.37)岁,平均病程为(4.16±1.21)年。观察组35例患儿中有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8.03±2.10)岁,平均病程为(3.84±1.09)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氢氯噻嗪(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78,规格:25mg×100片)进行治疗,服用方法为:餐后口服,每日1~2次,每次按患儿体重计算1~2mg/kg,并根据其治疗效果调整用量。给予观察组使用氢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8,规格:5mg×16片)进行治疗,服用方法为:依那普利每日口服1次,1次1片;氢氯噻嗪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值进行检测,血肌酐正常标准值为44~133μmol/L,幼儿的血肌酐正常值为24.9~69.7μmol/L;同时观察并记录其在用药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咳嗽以及头痛等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肌酐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肌酐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值都有所降低,观察组血肌酐值降低较为明显,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血肌酐值对比(,μmol/L)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咳嗽、1例恶心、1例头晕;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咳嗽、1例头晕。两组均有少数患儿存在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3%、5.71%,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05)。
3.讨论
        氢氯噻嗪是主要适用于心、肝源性水肿和肾病综合征的利尿药及抗高血压药,患儿口服该药后吸收速度快,进入体内后部分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4]。该药在体内抑制了肾小管对氯化钠的吸收,导致肾小管内压力升高,使得肾内肾素分泌增多,引起肾血管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血肌酐浓度则随之升高。但该药因利尿引起血流量减少,导致体内内分泌代谢紊乱,会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使用氢氯噻嗪治疗后的血肌酐值(71.36±18.94μmol/L)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都高于观察组(46.21±15.54μmol/L,5.71%),说明其病情改善效果和安全性较弱。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该药物是主要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患儿口服后在体内分解成二羧酸依那普利拉,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成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减低血管阻力及肾内血压值,改善了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从而达到降低血肌酐值的作用;同时保持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负荷能力及心脏排血量,增加了肾血流量,且对尿酸、血糖及胆固醇代谢无明显影响,即体内内分泌代谢较为正常[5]。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稳定了肾小球滤过率和恢复血肌酐值,改善了单独使用氢氯噻嗪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明显及安全性较高。
        综上,使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儿血肌酐值,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邓佳平.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1):53-54.
[2]刘凤君,韩征利,刘丽丽,等.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3A):40-41.
[3]史湘英,贾梦琪.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97.
[4]庞福明.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04):29-31.
[5]焦静珂.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J].北方医学,2018,15(02):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