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孙娜
[导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对其血压控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对其血压控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 6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 2 组产妇血压控制及产后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舒张压为(82.25±4.36)mm Hg、收缩压为(125.51±5.06)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90.98± 5.47)mm Hg、(139.60±4.9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 1 h、12 h 及 24 h 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产后出血量。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优质护理;产后出血;血压水平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病症,且发病率较高,与小动 脉痉挛存在紧密联系,导致产妇出现水肿、蛋白尿及血压升高 现象[1]。在分娩时易引起产后出血,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 施,严重者可出现大出血,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 前,临床常给予降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但长期服用影响胎儿发 育,因此在治疗期间辅以有效护理措施,对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十 分重要。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血 压控制及产后出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7 年 6 月—2018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 6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年龄 25 岁 ~37 岁,平均年龄(30.60±2.41)岁;孕周 34 周 ~42 周,平均(38.11±2.68)周。对照组年龄 25 岁 ~38 岁,平均年龄(30.05±2.37)岁;孕周 35 周 ~ 41 周,平均(38.14±2.45)周。2 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入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入选产妇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2]中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且经 B 超检查为单胎妊娠。②排除标准:a)患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b)肝、肾功能障碍者;c)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时刻关注产妇病情发展,定期测量血压变化,为其提供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叮嘱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发生感染。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包括:①环境护理,为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灯光亮 度、温度及湿度适宜,保护产妇隐私,减少环境的干扰及语言刺  激,使其保持舒适状态。②心理护理,对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详细 了解,耐心倾听其主诉,给予安慰与鼓励,使产妇保持轻松愉悦  的心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③产程护理,指导产妇采取侧卧方 式,减少胎儿缺氧概率,进入第一产程时密切关注产妇胎心、血 压、心搏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缩宫素,提前备好降压及镇  静药物;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呼吸,严格采用无菌操作,掌握  会阴侧切时机;第三产程待胎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 产后出血量,针对出血原因给予有效止血措施。④产后护理,产 后针对出现厌食及恶心等症状,给予产妇合理饮食指导,以富 含维生素、低脂、高蛋白为主,控制摄盐量,多食新鲜蔬果,保持  充足睡眠。
1.4评价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 2 周后,记录 2 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情况。记录 2 组产妇产后 1 h、12 h 及 24 h 的平均出血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 
        护理前,2 组产妇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 组产妇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2.2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术后 1 h、12 h 及 24 h 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平均出血量对比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临床上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状况使得血管壁变薄,妊娠所致循环血量增加,同时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为心血管负荷增加,极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病变[3]。其病理特征是小动脉痉挛狭窄,引起血压升高, 对内皮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大量血栓烷释放,造成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促使病情逐步加重[4]。优质护理通过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产程护理及产后护理 等多种护理措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产妇血压在正 常范围,同时对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 结局均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 h、12 h 及 24 h 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产后出血量。优质护理中环境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有效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等情绪,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状态,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通过健康宣教,纠正其不良认知,提高护理依从性,确保产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分娩与护理;心理护理有利于血压稳定,减轻产妇的负性情绪及心理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利于改善产妇及围生儿结局;产程护理中通过体位护理,引导产妇采取侧卧的方式,预防子宫右旋的发生,降低胎儿在子宫内缺氧概率,保证了胎盘灌注量;饮食护理通过给予产妇合理指  导,稳定血压,优化机体内部环境。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减 少产后出血量,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蒋兆楠. 循证优质护理措施在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201- 202.
[2]郭莉娟,李红敏.优质护理对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166- 168.
[3]张晶,康春梅.细致化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焦虑和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1):2660- 2665.
[4]陈志平,陈林.饮食管理联合药物指导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0(23):5856- 5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