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刘思苑
[导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估,护理后,观察组焦虑(40.48±1.13)分优于对照组(50.24±1.28)分,
抑郁评分(45.35±1.48)分优于对照组(53.12±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7%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瘤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脑膜瘤;手术;围术期;护理价值;
        脑膜瘤是蛛网膜帽状细胞原发性颅内肿瘤,大多是良性肿瘤。及早确诊后要实施手术治疗,才能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围术期提供的护理服务对于手术效果也有极大的影响[1]。舒适护理是新型护理理念,舒适护理是主张在常规护理操作同时,增加对患者舒适度的护理,以此提高患者身心舒适程度,更好的配合完成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2]。本文选择120例患者,分析分组用不同护理方案后的差异,以此探讨临床最佳护理措施,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奇数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女比例27:33;年龄45-80岁,平均(65.8±5.6)岁;病程1-8年,平均(3.2±1.8)年;将偶数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女比例28:32;年龄45-79岁,平均(66.2±5.3)岁;病程1-8年,平均(3.5±1.6)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对象均可耐受接受手术治疗,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无精神障碍性疾病。排除了不耐受手术治疗,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做好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中和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家属主动沟通,指导其多陪伴患者,以此帮助患者减轻恐惧情绪。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舒适休息环境,病房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倾诉心声,告知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和家属联系。因此类疾病是肿瘤范畴,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再加上手术操作影响,术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主动讲解沟通,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可以保持轻松心态接受手术。术前为患者提供感动服务,给患者送许愿瓶,送贺卡,祝福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及早出院恢复健康。
(2)术后舒适护理。术后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实施安全的救治方式。为患者在病房播放舒适音乐,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情绪。护理人员选择合适交流方式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心理舒适度。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关爱,感受被重视,可以疏解焦虑、抑郁等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临床治疗。术后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不要过度担心,以直尺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对疼痛轻的患者,转移注意力,以此减轻疼痛。对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药物止痛,以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术后未恢复意识的患者,摆放成平卧位,保持头朝一侧,防止发生呼吸不畅,隔2h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1次,避免发生压疮。
1.3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以得分高表示不良情绪严重,得分低表示不良情绪改善理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术后出血、脑脊液漏等[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估,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s,分)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一般、不满意、占40例、15例、5例;对照组23例、20例、17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7%高于对照组71.7%, χ2=8.0148,P=0.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肿瘤,生长缓慢,而且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实施手术治疗基础上还要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才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舒适护理能更好的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脑膜瘤术后患者接受舒适护理能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科学的、安全的、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使手术效果得到保证[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舒适护理后可以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间的交流,告知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好后满足患者的需求,利于患者疾病的转归[5]。
综上所述,脑膜瘤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少杰.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规范化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9):1149-1150.
[2]张军红.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4):262-263.
[3]陈凤英.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规范化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0):273-275.
[4]陈宏松.快速康复理念在脑膜瘤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14-215.
[5]张玲,龙芳,张芳钧,等.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脑膜瘤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2):1509-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