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桂勤
[导读] 骨创伤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骨外科疾病,其主要类型可分为肩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以及腰椎骨折等。
        摘要:骨创伤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骨外科疾病,其主要类型可分为肩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以及腰椎骨折等。针对此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虽然治疗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其预后效果较差,患者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恢复较慢且存在并发症现象。为了更好的改善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相关医学专家提出针对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本文通过对100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后的整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骨创伤手术;康复护理;功能锻炼;护理效果;常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100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例。常规组男302例,女19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2.6±9.6)岁;98例锁骨骨折,126例肱骨髁上骨折,165例股骨颈骨折,111例腰椎骨折。实验组男288例,女21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3.3±9.3)岁;102例锁骨骨折,124例肱骨髁上骨折,180例股骨颈骨折,94例腰椎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由护理人员将其送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将其患肢抬高。如果患者属于下肢骨折患者,则需要在其患肢下放置软垫促进其血液循环。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其脸色和体温情况,如果常规指标异常,需要及时将其报告给主治医生进行诊断。
1.2.2实验组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温柔、耐心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护患关系的同时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采用适当的注意力转移法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另外,可以向患者详细解说肌肉力量锻炼的方法、频率、次数以及强度和时间,并采用指导示范的方法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进行适当锻炼。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不同进行不同程度和恢复力的康复功能锻炼。
         (1)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皮肤压迫反应,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肩关节和肘关节向后延伸运动,以及外展和双手叉腰、握拳等适度的基础动作锻炼,待患者的夹板固定拆除后进行双臂划船康复功能锻炼,逐渐加强功能锻炼强度。
         (2)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前需要检查其术后的后遗症,并且在锻炼初期主要以静态活动为主,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指导患者将手腕和手指进行基本锻炼即可,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加深其训练力度,加强其肘关节运动以及做适度的前臂旋转运动的功能锻炼。
         (3)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者在术后早期卧床期间,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给予肌肉收缩和踝泵运动康复锻炼,并且以腕关节的活动为主要部位,在术后7~10d左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指导下床行走以加强各个关节的活动量,在其适应后可逐渐开始负重练习。
         (4)腰椎骨折患者:患者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腰背部肌肉的活动锻炼,逐渐增强肌力,恢复腰背肌肉功能,维持脊柱平衡,护理期间注意患者的骨质疏松以及二次损伤活动;术后3~4d,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直抬腿抬高练习,以患者耐受度为宜,在后期可以逐渐加强支撑锻炼等。
         (5)膝部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在术后指导患者适度的进行踝关节、趾关节、髋关节康复功能运动,以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环功能,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在患者适应后,可进行膝关节康复运动,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但必须以患者耐受为准,使患者的膝关节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要求也在增高,本院一直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由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护理宗旨。骨创伤疾病主要发生在患者的骨关节部位,而骨关节又属于人体的重要组成部位,所以在日常治疗与护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数骨创伤患者不但会造成相关功能关节的障碍,也会在患者术后相继出现关节纤维强硬、骨质疏松以及肌力下降等情况,相关医学专家朱蕾表示,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恰当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改善患者骨折处的血液循环,增加骨折患者患肢肌力,有效提高患者各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且也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骨创伤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恢复,本院护理人员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避免患者术后进行自我功能训练出现各种问题;术后功能锻炼对于骨创伤患者来说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不可操之过急。本院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临床症状进行有序训练,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肌肉萎缩、假体松动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血液循环。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综合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意辉,邓建林.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应用于骨创伤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11-3612.
[2]谌婷.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81-1682.
[3]张莉莉.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法和效果.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5):94-96.
[4]岳殿霞.康复护理在促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2):87-88.
[5]郭丽琼,涂蕾,冯振妍,等.责任制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对胫骨远端骨折术后机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临床医学工程,2017,24(5):725-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