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林丽娜
[导读] 目的:系统探究“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效果,以期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目的:系统探究“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效果,以期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的形式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防控,并通过比较2020年1-2月(“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以及2020年3-4月(“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
居家隔离人员的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以及疫情防控宣教情况的差异,以期系统评估“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对于疫情防控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显著降低,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以及疫情防控宣教普及情况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背景下,推行“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细节,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新冠肺炎;“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病情防控;防控知识宣教

        新型冠状病毒自爆发以来,因其传染性强、并具有较大危害性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全国新冠肺炎确诊例数已超过8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200例【2】,病情的严峻形势亦给一线医护人员与广大群众带来的巨大压力【3】。而闭环式管理因其改善管理系统内的响应特性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并在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反馈【4】。基于闭环管理模式的上述优点,本中心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建立“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系统,并通过系统比较“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后居家隔离人员的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以及疫情防控宣教情况,以期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0年3月初启用“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模式,研究对象为2020年1-4月本中心所有的服务对象,其中2020年2月及以前为“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2020年三月及以后为“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
1.2方法
1.3 .1 关于“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
        “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模式顾名思义由5人组成,每人负责闭环式管理的一个环节,进而完成从筛查对象、核实对象、隔离期间的管控、隔离期间的观察的闭环管理,具体如下所述:
        环节一:村居干部:负责重点人员摸查并登记造册,联络带路,张贴健康关怀提示以及落实后勤保障;
        环节二:派出所民警:负责核查电话号码真实性,落实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
        环节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负责首次上面进行健康服务及安排次日进行居家消毒,两次(第二天以及第十天)核酸咽拭子采集,医学观察期间有有不适症状上门处置,如观察期无发热等症状,隔离期满后发放隔离接触证明;
        环节四:流管网格员:负责重点人员摸查并登记造册,穗康小程序核查,电信生活轨迹取证,日常隔离人员体温监测,协助民警落实隔离人员管控。
        环节五:出租屋主:配合日常隔离管控及提供相关人员信息。
1.3.2 观察指标
        比较2020年1-2月(“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以及2020年3-4月(“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以及疫情防控宣教情况的差异,以期系统评估“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对于疫情防控的临床效果。
        1)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需居家隔离人员的登记情况漏填占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的百分比;
        2)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居家隔离人员私自外出占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的百分比;
        3)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占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的百分比;
        4)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监测人数占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的百分比;
        5)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筛查的人数占所有居家隔离人员的百分比。
        6)疫情防控宣教情况:对社区内所有住户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教的普及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法则,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法则,若P<0.05,则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后防控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后防控相关指标对比


        在“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在“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后,需居家隔离漏登记率、居家隔离对象外出率显著降低,居家隔离对象信息准确率、居家隔离体温监测人数百分比、居家隔离人员核酸检测百分比以及疫情防控宣教普及情况均显著上升(P<0.05)。。相关结果提示,在新冠肺炎背景下,推行“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细节,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3.讨论
        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因其传染迅速以及危害巨大而引起社会恐慌。为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医务人员奋不顾身的抗击在第一线。而繁重的救治工作、隔离的生活环境以及对感染病毒的恐惧等因素均可能对广大群众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影响【5】。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本中心于2020年3月初建立“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模式,并通过将“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实施前后的疫情防控相关比较的差异进行对比,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指导。
        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冠肺炎背景下,推行“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细节,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表1)。究其原因,主要归因于推行“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事实上,在疫情初始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很多细节并没有落实到位,例如对需要居家隔离人员漏登记,居家隔离人员居家控制、体温监测比例不足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暴露风险。而推行“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后,通过五个环节的闭环式管理【6】,从根本上杜绝了问题的发生,并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基于此取得了较大的疫情防控效果。
        最后,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防控漏洞。因此,“五人小组”闭环式管理需要通力合作,并随时保持谨慎的态度,以保证新防控漏洞出现时进行迅速反馈,以保障社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靳英辉,蔡林,程真顺,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1):1-20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EB/OL]
[3] 玉启,李桦.重大疫情中的民众心态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3):12-15.
[4]何莉,代静,杨丽萍,王瑜,洪明玉.闭环式医嘱执行流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6):10-12.
[5]于欣.新冠肺炎流行期个体如何克服恐慌[J/OL].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03):278-279
[6]戴雪梅,谢萍,郭晓娟,陈月莉,秦颖.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闭环式预警评估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2):96-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