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李鑫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李鑫
[导读]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不合理用药的解决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不合理用药的解决措施。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明确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根据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得知,100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患者共有49例,不合理用药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9.0%)。其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包括:重复用药、药物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以上不合理用药要情况在不要用药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65%(16/49)、40.81%(20/49)、26.53%(13/49)。结论: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内科的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对策
        引言: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行业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越来越多。在医院的组成结构中,消化内科是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所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许多病情治愈难度较大,而且就患者分布情况而言,消化内科的患者相对较多,这种情况下,消化内科的用药量就会增加,用药基数的加大,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一旦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患者的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不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1]。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化内科应该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措施,以此降低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基于此,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临床用药情况,明确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以此为基础提出降低不合理用药率的有效措施,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占一部分,分别有55例和45例,患者年龄的分别情况如下:年龄最大的患者86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0岁,中位年龄为(43.37±7.82)岁。本次收治的患者其疾病类型分别是内镜疾病、胃肠道疾病、胰腺疾病、肝病等,分别有30例、34例、23例、13例。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符合消化道疾病住院指证,患者获取知情权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非消化道疾病患者,排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本研究开展前获得我院论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总结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患者入院治疗时,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另外,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对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此外,患者不合理用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以便总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总计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措施。
1.3观察指标
        统计100例患者中发生不合理用药的例数,同时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明确,统计所占比例。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较多,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和处理,故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所有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
        100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患者共有49例,不合理用药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9.0%)。
表 1所有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n/%)

2.29例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其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包括:重复用药、药物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以上不合理用药要情况在不要用药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65%(16/49)、40.81%(20/49)、26.53%(13/49)。
表 249例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n/%)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消化内科疾病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导致消化内科疾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中常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只要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就能够提高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消化内科患在用药方面,经常发生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本研究对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表明,100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患者共有49例,不合理用药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9.0%)。
3.1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3.1.1重复用药
        当前在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药物的研发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许多新型的消化内科药物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治疗,有些药物还存在共同点,如药物化学成分相同,并且许多药物在药理作用方面存在相同之处。消化内科患者接受诊疗时,临床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症状表现开具处方,在此过程中忽略了多药物成分及作用的分析,从而导致重复用药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表明,重复用药在所有不合理用药的患者中有16例,所占比例为(32.65),发生率相对较高。
3.1.2药物剂量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PPI药物是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常见药物。在临床药物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医师对药物的知识了解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在药物剂量使用方面缺乏合理性[3]。例如,临床使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时,通常情况下该药物的药效能够维持1d,每天服用1次就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然而部分医生对该药物的效果了解不足,觉得可适当的加大药物剂量。本研究表明,药物剂量过大问题在49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所占比例为(40.81)。
3.1.3联合用药不合理
        联合用药是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常见现象。然而药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十分容易导致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本研究表明,13例患者出现联合不合理的情况,所占比例为(26.53%)。
3.2不合理用药的解决措施
3.2.1对医生综合素质加强培养
        由于新型药物的增加,许多医生对药物治疗了解不足,所以,医院应该定期组织医生学习药物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生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促进医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3.2.2提升医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
        定期组织医生的内部培训,培训时从思想层面改善医生的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医生的责任心,保证在为患者开药时,能够认真分析药理作用,避免初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综上,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内科的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妮,陈娜. 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问题成因与对策——以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例[J]. 医学与哲学(A),2015,36(08):51-53+73.
[2]刘艳萍.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3):152.
[3]张金升.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5):17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