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取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取42例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BE)均低于对照组,通气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能明显改善通气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影响;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多表现出排痰困难、咳嗽反射功能减弱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接受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才能保持正常的通气功能[1]。可是,气道切开后要实施护理干预,才能控制呼吸道相关并发症,保证患者的顺畅通气,以此利于术后康复[2]。本文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按不同护理措施分组,对比影响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4月-2020年2月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男女性别比是22:20;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57.9±6.8)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4例,脑外伤18例,脑出血10例;观察组42例,男女性别比是24:18;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58.5±7.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5例,脑外伤16例,脑出血11例;两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排标准:入选对象均确诊为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了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为患者实施人工叩背,促进患者的排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皮肤、口腔及呼吸道等都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如下:
(1)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实施的精细化护理。每日为患者病房消毒3次,控制病房适宜温湿度。控制病房的探视人数和时间,监测病房的空气质量,每周要为患者更换呼吸机。在患者出院后死亡后,要全面消毒病房。
(2)对营养护理工作中实施的精细化护理。按患者病情提供胃肠营养,无禁忌的患者,可以保持头抬高或半卧位,持续泵入法为患者泵入营养,维持40-80mL/h速度泵入,同时要监测患者的胃潴留状态,按胃潴留液情况调整营养的泵入速度,防止过度鼻饲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呼吸道感染。
(3)对呼吸道护理工作中实施的精细化护理。冲洗导管、气囊压力检测表,将气囊压控制在25-30cmH2O,隔4h检查气囊压1次,为患者鼻饲前强化检测,避免患者发生误吸或气管黏膜受到损伤,确保通气的效果。定时吸引声门下分泌物,过于黏稠分泌物以生理盐水稀释,再将其吸出。
(4)对伤口护理工作中实施的精细化护理。伤口处理要坚持无菌操作,以碘伏消毒皮肤,每日消毒1次,观察切口处是否有感染或出血,皮肤周围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同时,选择口腔所理液为患者清洁口腔,对口腔中分泌物或呕吐物过多的患者,要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其吸引出,再以棉球擦拭,避免患者的口腔黏膜受损,引发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碱剩余(BE)各指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等[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通气效果
观察组氧分压(PaO2)(76.58±5.02)p/mmHg高于对照组(62.18±5.06)p/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组(31.25±3.85)p/mmHg低于对照组(37.36±3.90)p/mmHg;碱剩余(BE)观察组(1.71±1.25)低于对照组(3.43±1.36),通气效果各指标组间比较,PaO2比较,t=4.5816,P=0.0323;PaCO2比较,t=4.1294,P=0.0421;BE比较,t=5.8149,P=0.0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分别是1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率4.8%;对照组为5例、3例、3例,并发症发生率26.2%;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7.3716,P =0.0066,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因舌后坠、痰液过多或咳嗽反射功能消失等影响,会使气道受阻,影响疾病的恢复,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术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可是这种操作对患者会造成创伤,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尤其是此类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差,受环境、排痰能力、误吸等因素影响,都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类并发症发生,所以,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便成为影响治疗的重要环节[5]。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胃内容物反流,减少呼吸道感染,而其他精细化护理措施,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率,促进伤口恢复,提高临床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能明显改善通气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倩,贾亚南,裴理辉,等.精细化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及预后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1):2419-2424.
[2]张书娟,马雯.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1):205-206.
[3]丘文,谈泳梅.对行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56-258.
[4]王海玲.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0):1575-1576.
[5]刘媛,冯胜利.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