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小组干预于住院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n=16450),未施行小组干预;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患者(n=16542),施行小组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压疮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压疮护理中应用小组干预于住院患者中,有助于有效预防压疮、减少压疮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方面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小组干预;住院患者;压疮护理;护理效果;影响
压疮,也可以叫作褥疮和压力性溃疡,指的是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对血液循环构成影响,引发皮肤、皮下组织营养缺乏所致损伤、坏死、溃疡[1]。压疮的发生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容易引发败血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发病原因:外源性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等)、内源性因素(营养不良、疾病、吸烟等)。临床表现:受压皮肤颜色改变、轻度皮肿、溃疡等。为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状况,本研究在压疮护理中施行了小组干预,重点观察小组干预在住院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n=16450),没有实施小组干预,包括男性、女性各8549例、7901例;年龄34~82岁,中位年龄(58.4±5.5)岁。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患者(n=16542),实施小组干预,男性和女性各8600例、7942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59.1±5.6)岁。以统计学软件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处理、分析,经研究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16450例住院患者,没有实施小组干预,经科室医护人员换药。
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16452例住院患者,实施了小组干预,①构建伤口护理小组,设置小组长分片分管医院不同病区,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病区压疮管理的任务,对病区护理人员预防、护理进行指导,重点对住院患者皮肤、伤口转归加以观察[2]。要求所有小组成员每月上报、跟踪压疮管理的资料。②实行压疮管理护理质量考核,进行量化管理、上报+督查方式及时上报高危压疮患者情况,如果没有及时上报需扣除这一病区压疮护理管理质量分数5分。上报住院压疮经伤口护理小组会诊、讨论,对可以避免压疮、不能避免压疮作以区分处理,针对不能避免的压疮不扣分,可避免压疮I~IV期扣除质量管理分数1~4分。护理部门每个月统计后及时反馈于病区,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压疮状况。③明确压疮管理机制、流程,做好入院筛查工作在入院评估单中添加压疮高危因素,主要对住院患者年龄、感觉、营养、药物应用等情况作以全面了解,以此客观评判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系数,压疮评分低于12分表示存在压疮高危风险,这时需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建议1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且合理应用气垫床、更换体位[3]。除此之外,应实行压疮小组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对压疮分期、位置、大小等评估。然后结合伤口特点选择适合的敷料,以便促使伤口在较短时间愈合,要求换药室护理人员每周应对伤口评估1次,如果必要可聘请骨科专家、营养科专家共同会诊完善治疗方案。④进行健康讲座,每季度组织一次健康讲座活动,通过压疮小组成员讲课,组织患者、患者家属参与进来,主要为其普及压疮发生机制、危害、预防方法等相关内容。此外,应为患者、患者家属提供相应的咨询平台,旨在其存在疑虑时及时为其解答问题。
1.3指标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前、后压疮发生率。
1.4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分析,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率(%)表示、护理干预前、后压疮发生率的对比以检验;统计的结果为:P<0.05,表示统计学的意义存在。
2.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统计意义存在,P<0.05,如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压疮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png)
3.讨论
构建伤口护理小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及时处理压疮,并加速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异性存在,P<0.05。由此表示,经专人跟踪指导可确保病区压疮护理管理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压疮护理方式方法在不断优化,减压预防效果较佳,以往多通过定期协助翻身为主,可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所致血液循环障碍[4]。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压疮护理中能建立伤口护理管理小组,通过伤口专科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作以分片分管病区、护理会诊,这时能够对病区护理人员提供针对性指导、持续跟踪,故而利于更好的做好预防压疮护理管理工作。施行压疮小组培训,可以使护理人员全面、准确的掌握压疮高危因素评估方法,定时更换患者体位,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引发压疮情况。除此之外,压疮护理小组每个季度能组织患者、患者家属参与到健康讲座活动中,使其了解压疮危险因素、危害,从而提高预防压疮方面的意识、补充营养、定时翻身等[5]。此外,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受压位置皮肤状况,编制完善的压疮护理管理方案。
总而言之,压疮护理中小组干预应用于住院患者中,可以减少压疮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具有临床方面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立娜,周琴,卢迎,etal.一例失禁性皮炎合并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护理[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9):690-691.
[2]李雪梅,李雨威,李珍燕.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尿控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16):1596-1600.
[3]胡卫中,朱芳.基于患者视角的护理服务需求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2):127-129.
[4]江晓声,许乐,李琳,等.成年烧伤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差异调查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0):731-735.
[5]马丽霞,陈颖,金歌,etal.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进食行为的干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9):79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