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对象选择2019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长期住院卧床的86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即: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加用营养护理、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结果:(1)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98%(3/43)]低于对照组[30.23%(13/43)],P<0.05;(2)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90.69%)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给予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相应的皮肤压疮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长期住院;卧床;皮肤压疮;护理方法
压疮也即褥疮,主要由剪切力、摩擦力、压力所致,患者皮肤溃烂坏死,身心压力较大,尤其是长期住院患者因疾病原因需卧床休养,极易发生压疮,若是不及时护理,可诱发败血症[1],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对长期住院卧床患者采取相应的皮肤压疮护理方法。本文以我院长期住院卧床的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了有效压疮护理方法,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择2019年3月—2019年11月我院长期住院卧床的86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即:对照组(43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2.2±4.5)岁;实验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4-73岁,平均年龄(63.7±3.7)岁。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研究活动。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失语者;③全身瘫痪者。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注意床单元整洁、干燥;隔2-4h辅助患者翻身一次。
实验组(加用营养护理、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1)健康宣教:入院时介绍医护人员、病房环境、作息时间等,之后以宣讲形式介绍压疮形成、治疗、后果等内容,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提升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2)护理评估:结合实际情况、病史等评价压疮发生风险,并制定相应护理干预;(3)营养护理:营养不良者容易皮肤受损,影响伤口愈合,所以应告知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蛋,补充维生素C、白蛋白等,调整内环境平衡;叮嘱患者多喝蜂蜜水,改善胃肠道蠕动,确保大小便顺畅;无法进食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补充热量、蛋白质,预防负氮失衡,降低压疮风险;(4)心理干预:患者长期卧床容易抑郁、焦虑,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疏导其不良心理,并告知其压疮危险,使其能够配合压疮护理工作,但不应过分强调压疮危害;(5)预防压疮:加强体位护理,每2h翻身一次,期间动作需轻柔;于受压部位放置气圈、软枕,减轻摩擦、受压力度;若是大小便失禁者,病床上需铺设油布或尿垫;(6)受压部位护理:早晚擦拭患者身体,并轻柔按摩30min,当发现皮肤发红情况,及时调整体位,且使用红外线灯照射,一次30min,一日两次;骨突处涂抹红花酒精并按摩;(7)大小便护理:于患者大小便后冲洗肛周、会阴部位皮肤,涂抹痱子粉,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1.3观察指标
以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为观察指标。(1)压疮发生率:统计压疮发生例数;(3)患者满意程度:以百分制满意度量表评估,90-100分为十分满意,70-89为满意,0-69分为不满意,计算总满意率(满意率+十分满意率)[2]。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察数据,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均以n/%表示,行检验,P<0.05为有对比价值。
2 结果
2.1分析压疮发生率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98%(3/43)]低于对照组[30.23%(13/43)],P<0.05(为7.6786,P为0.0056)。
2.2分析患者满意程度
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90.69%)优于对照组(72.09%),P<0.05(数据见表2)。
表2患者满意程度对比(n/%)
.png)
3 讨论
压疮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为:(1)高龄患者皮肤组织变薄,且血管分布降低[3],当承受局部压力时,可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缺氧缺血、坏死、溃疡等;(2)长期卧床期间因大小便失禁、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可发生压疮。就压疮而言,其风险性较高,容易发生败血症等疾病,引起护患纠纷,增加卫生机构、患者经济负担,所以需在长期住院卧床患者中有效防治压疮。
本次研究表明,对长期住院卧床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皮肤压疮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30.23%),P<0.05,且总满意率(90.69%)高于对照组(72.09%),P<0.05。实验组通过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尽快了解住院环境,减轻对护理工作的心理抵触,改善依从性;压疮风险评估则能评价患者压疮发生风险,从而使护理人员结合压疮风险等级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长期卧床所致抑郁、焦虑情绪,赢得患者信任,从而主动告知医护人员不适感,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压疮、受压部位护理、大小便护理等措施,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4],减少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长期住院卧床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可增加患者身心负担,住院期间展开细致、安全、专业的皮肤压疮护理,可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压疮发生风险,赢得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赖满珍,邹秀玲,周英婷.住院患者高危预警控制体系的建立及护士应用效果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01):85-87.
[2]屈玲,郝海清.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3):1633-1635.
[3]陆兰菲.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蛇志,2019,31(02):285-287.
[4]叶秀莲.健康教育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