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疼痛干预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   作者:张苗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采用疼痛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其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采用疼痛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其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280例作为本次研究筛选目标,按照掷硬币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1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疼痛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生存质量和疼痛程度对比对照组均为前者更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采用疼痛干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疼痛干预;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引言
        肝胆手术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治疗方式,该科室患患者数多,致病因素多,患者的饮食、遗传、生活、妊娠都可能引发肝胆疾病,临床中肝胆手术常用的方式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恢复速度较快,术后不容易出现感染现象。临床中医生和患者对于腹腔镜手术的青睐正在逐渐加强,但是同样的患者手术以后疼痛却会持续较长时间,疼痛感相对明显,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临床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280例作为本次研究筛选目标,按照掷硬币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140例患者。实验组包括男性90例,女性50例,年龄在3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4±5.55)岁;对照组包括男性88例,女性52例,年龄在3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3±5.6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家属代表患者本人签署了同意书,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术前准备、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等,术后遵医嘱进行药物镇痛,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药物剂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疼痛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认知干预。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认知干预,特别是加强术前疼痛知识的教育,讲解疼痛的概念、类型和镇痛方法,重点讲解药物镇痛的原理、特点和安全性,安抚患者的上瘾忧虑,说明镇痛药的特点,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引导患者正确表达疼痛感受,及时反馈疼痛程度变化,学习一些非药物性疼痛控制方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术中观察调节患者的各项情况。护士人员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全面交接,适当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使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建立静脉通道和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特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要确认手术消毒项目正确,严格按照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标准操作,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有效的运作。(3)心理干预。强调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护士的重视程度,能够及时、定期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动态实施心理干预。首先,要改善护患关系,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任感,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患者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减少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根据社会背景和个性实施个性化干预患者特征。鼓励患者相互交流。如有必要,请乐观的患者到场,向其他患者介绍自己的疼痛管理方法,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鼓励患者的子女、亲友多关心患者,提高家庭和社会支持。(4)疼痛干预。患者术后休息直接影响生理状态,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好好观察术后病情。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感染或出血等情况,并指导患者学习使用VAS (visual simulation scores)进行自我评价。根据患者的评价结果及反馈,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观察患肢端的患者血液输送情况,及时调整姿势,改善血液回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安排合理的康复运动,改善预后。(5)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情况及心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特征,建立好导尿管护理,定期更换引流管和引流袋,保持患者身体和生活环境的整洁,同时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指导,这样病人可以减少紧张和焦虑的坏心情。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WHOQOL-100量表)和疼痛程度(V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对比。具体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肝胆疾病发病率提高,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随着医疗水平的逐年提高,肝胆外科疾病在腹腔手术治疗的临床数量也在增加。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现在患者对护理模式的了解更多,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有效的诊疗模式对手术和患者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手术诊疗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手术室诊疗路径是高效的诊疗模式,可以有效地开发手术过程和患者实际情况的综合诊疗程序。该模式可以在实施高效质量管理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护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共享患者实际情况的信息,对突发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手术室诊疗路径术前给患者的术前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状态和手术的理解,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该诊疗模式在术前、中、后半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时有效咨询患者心理,减少患者紧张等副作用的出现,并根据手术进行及手术结果后的手术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防御和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手术的临床疗效。
        肝胆外科手术的手术更加复杂,技术要求高,约有50%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作用。meta分析说,肝胆手术后快速康复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肝胆手术后疼痛、恶心及呕吐等副作用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因此,分析术后疼痛和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快速康复方案,预防、控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说明疼痛干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应用疼痛干预对于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恢复的情况,值得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洪均,许留忠.分析肝胆外科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20):52-53.
[2]花婷婷,蓝悦悦,马海燕,程月娥.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70+73.
[3]尹玲.疼痛干预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08):186-188.
[4]毕京鹏,常青青.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3):168.
[5]谢伟选,方征,刘洪,夏咸军,朱振成,祝梦娇,罗昆仑.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07):864-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