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体育课培养中学生意志力的若干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牟艳兵
[导读] 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学习生活都有极大的益处,在快生活的今天,意志力的培养越发重要,但是我们国家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的优点,未能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效果,导致大多数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还缺乏顽强的意志力,这篇文章将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简略探讨。

牟艳兵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初级中学  445400
【摘要】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学习生活都有极大的益处,在快生活的今天,意志力的培养越发重要,但是我们国家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的优点,未能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效果,导致大多数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还缺乏顽强的意志力,这篇文章将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简略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10-01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还是整个初中体育改革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意志力是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养成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如此下去,不能不令人在感到担忧的同时,意识到加强意志力培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教师要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展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在体育教学中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学生的体育课要上得生动活泼、有乐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作为体育教师要注意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度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学生意志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严格要求。
        1.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摩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2.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
        3.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上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和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4.自我暗示。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成绩都是有利的。
        在体育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群体意识,进行热爱集体、关心同伴、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活动。尤其要针对活动中的突发事件,采取表扬、批评和诱导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善用激励手段,加强意志培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相较于惩罚手段,激励手段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管用。


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自己变得优秀,然而由于人的差异性导致各种可能性的出现,而这时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而应当教育感化,运用激励手段,重新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与决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对学生肯定与鼓励这是最为常见、有效的一种。
        如,当学生面对困难怯弱与逃避时,教师一抹浅浅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励学生继续前行,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受到鼓舞的事例或话语,让其与其他同学分享,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我们所不能看见的伤痛,同时也有我们看不见的无助,而唯有当我们奋勇先前,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才会越挫越勇,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次利用几分钟时间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递这种精神,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无形之中树立起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将其锻造成为一个具有耐心、具有恒心的新型人才,这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有的放矢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磨练学生意志的顽强性
        意志的顽强性是坚强意志品质的核心与基础,是指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能积极排除干扰去克服困难,表现出勇敢顽强的品质。在体育新教材中蕴含着很多培养学生意志顽强性的内容,游戏活动更是为学生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有的放矢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如在教学“800米跑走交替”的过程中可增加难度,设计成“学走长征路”活动情境,把单、双杠、沙池等作为长征途中的“草地”、“雪山”等艰难障碍,从而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五、要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提高信心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可组织开展一些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高、跳远、跳木马、攀登等。在这些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的意志品质,其原因有这几方面:
        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就紧张。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800-10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现象。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羽毛球、排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勇敢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练、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点的激发以及激励手段的运用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渗透意志品质精神的真谛,让其能在长期的感染中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坚韧不屈、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精神,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向斌.中学田径教学坚强意志的融入及培养路径探究[J].田径,2015, 06:57.
[2]李慧军.与时俱进的初中体育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3]王波,李春雷.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J].中国教师, 2016,S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