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提高乡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杨平
[导读]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地,如何借助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思考的改革难点。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让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将知识教给学生,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自己教学的效率不作要求。这样的教学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得很吃力,教师教的很辛苦。”的局面,本文就提高乡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研究。

杨平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完小  贵州  松桃  554105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地,如何借助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值得思考的改革难点。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让所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将知识教给学生,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自己教学的效率不作要求。这样的教学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得很吃力,教师教的很辛苦。”的局面,本文就提高乡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04-01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对学生个性的了解
        作为教师,不管你是否充当班主任的角色,都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学情和个性料如指掌。每当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就必须向该班的前任数学老师和班主任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日常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上好第一次课,给学生留下良的好印象。平时还要多找班干部或学生个体交谈,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评估自己、改进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作为教师应该彻底摒弃“一言堂”和高高在上的陈旧师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信任、开心地进行交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片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没有任何压迫感,轻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愉快课堂中去。
        (三)和谐民主的交流方式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适当设疑、及时质疑,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并非越多越好,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就会更好地接受新知,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同学间的互动和理解。
        (四)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就其本身固有的抽象性、技巧性、开放性等特点,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学困生是必然的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不应采取批评、诋毁的方式,而是多作鼓励、支持和慢慢培养的教学手段。无论课内或课外,视学生不同的基础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问题、练习和作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乐观、坚持与不畏难的数学心理素质。
        二、选择适合乡村的教学模式
        (一)乐学
        据心理学分析,人在快乐的时候,每条神经都会充满着干劲,对周围的事物也较为容易接受。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运用于教学。例如,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支架策略”设置不同级别的问题和活动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都有目标、有方向;使得人人课中踏实、个个满怀希望。分组合作时还要注意每个组搭配基础不同的学生,针对课前所预设的问题进行交流,师生平等互动、质疑,共同寻找对策。这样,生生有话可说,个个有机可乘,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带着自豪感和愉悦的心情,所学的数学也就成了快乐的乐章。



        (二)爱学
        爱学,也可以理解为喜欢学,笔者个人认为它包含两层意义:1.对老师的喜爱,小学生的情感很淳朴,他喜欢的老师就会认真听讲;不喜欢的连所学的知识也抗拒。鉴于此,教师的仪态、修养、教学技能和技巧、语言的幽默性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偶像。2.对学科的喜爱,乡村小学的学生野性、好动,自控能力差,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是件头痛的事。首先,需要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静态的、泛味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的画面,化抽象的算理为具体的图形,就能把学生的乐学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与知识融为一体。
        (三)求学
        现阶段,乡村网络的发展兵快神速,很多家庭都有手机或电脑了,教师要及时发挥这些设备的优势,让自主探究延伸到课外,还要避免学生只会查找答案,抄集网上内容的现象。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提供一些固定的网点,让学生学会带着目的办事,允许他们课后自由地施展拳脚。使复杂的数学有趣起来,也培养了学生自觉求学的习惯。
        三、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数学知识有抽象性和开放性,学生也有差异性。如果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像“梯级”,那么,中学阶段的数学就像“九层妖塔”。如何使学生攀上梯级,顺利通过“九层妖塔”呢?
        首先,对学情和教情了解准确到位。从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每一类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知识量的多少和快慢是不一样的。数学老师应该在课前对学情做出全面分析,做到课前预习有导向,课中学习有层次,课后作业有梯导。授课时还应做到“语言幽默又风趣,图形认识打比喻,数学公式可巧记,歌谣唱得叮铛响。”让每节数学课都充满欢声笑语,使每一类学生都能体现到自身的价值,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避免产生表演者和看客的极端问题。
        其次,按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差别,又可以分成三个学段,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不同学龄阶段也有其不同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定性较差,而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这对数学教师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那是一个既管执笔、又管书写、还要管计算的过程。因此,形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多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知识动起来。发挥他们爱动口、动手、动脑的特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切忌只顾赶时间、赶鸭子上架,而忽略了抢学生眼球的重要性。
        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相当的稳定性,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畏难情绪也随之增加。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更为丰富的形式:设疑、激趣、游戏、表演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并乐于参与,多创设与当地相符的教学情境,加强趣味性,合理的开放性,届时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高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比较成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对难点可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替代、换位、归纳、总结等方法,练习的设计应适当增加探索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适当的点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合作的過程中体验共同进取的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教无定法,学有巧法。适时转变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这是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甘文蕾.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5 (32):206.
[2]汪继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8):34-35.
[3]陈伟思.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14 (15):38.
[4]于治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障碍及其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8(01):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