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王朝辉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王朝辉
[导读]

王朝辉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云南  大理  671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03-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子女”也越来越多;同时,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把子女送进城里就读;再加上“普九”以来,小学毕业生全部就近进入初中学习。导致农村初中的生源成分复杂,学困生面更广,基础素质偏低,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家庭教养,很多学生家长不关心、不重视子女的学习,不支持不配合学校工作,给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广大农村教师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家长认识,转变家长数学观念
        农村地区多数家长观念落后,尤其在经济横流的今天,重金钱轻视孩子的学习。由于先前受经济的制约和文化底蕴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受当前“读书无用论”和严峻就业形势的的影响,使得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没有多大的用处,读书不能使家庭快速致富,还可能使家庭再次贫困,所以学校只是孩子增年龄和长身体的地方,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漠不关心。
        一是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脱离实际生活,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数学在生活中用之甚少,只要掌握简单的加减乘除,能算账就够了,从而也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数学学习,家长的态度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从小认为数学不重要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农村地区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态度是前提。只有让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夯实数学基础,教会学生良好学习方法
        由于受部分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太多的关注数学,更没有认真地去学习数学,加之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督促和辅导子女的学习,导致学生小学数学基础就非常薄弱,进入初中就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夯实好学生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同时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法理念。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


我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养成:一要课前预习;二要认真听课;三要课后及时复习总结、整理归纳;四要做好必要的巩固练习。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充分体现数学教学走进生活,激发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出抽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生活中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无疑是弥补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不足的有效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知识,要求数学教师走进生活,关注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导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现象为主线进行教学,从生活中提炼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数学教学中学到实际生活能力。例如家中物体的形状、数量,房子面积大小;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商店购物、手机通话与费用等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只要恰当地把教材中对学生来说缺少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四、善于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帮助农村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例如学习数学符号语言的使用,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优雅美;对球体、圆柱、圆锥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初中数学涉及数学史的内容,能使学生深入认识数学,激发探究热情。教学中适当渗透对数学名家的介绍,给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榜样。例如,我在开学第一节课给学生渗透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杨辉三角、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外,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热情,还可多让学生上讲台演练,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例如,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让学生互动,从两个圆的模型为例,让一个圆不动,而另一个圆却不停地向这个圆移动,这样让学生从直观上形象地认识了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并且进一步引导同学观察在这个动的变化过程它俩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然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得出结论。
        久而久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就逐步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五、夯实数学基础,教会学生良好学习方法
        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对于初中学生都相对贪玩,加之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多,无父母督促,自觉练习和预习的时间就少,因此教师应编写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懂的地方并作好记号,这样在上课时就容易接受新知识。我通过几年的实践,利用所编写的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效果较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