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吴丽娟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属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吴丽娟     浙江省义乌第三中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属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39-01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并未体现出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怎样切实利用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1、动手能力的培养
        若想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首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乎创新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充分训练,使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这也是由化学学科所具备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一环。比如,在学习“获取洁净的水”一课时,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绿矾,引导学生在校园水池中用烧杯取水,亦或是在自来水中混入一些泥土模仿河水。在其中加入绿矾,观察水呈现的变化,是否变得清澈,有没有异味。此种小实验较为简单,比较适合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经过实践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知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更深的印象。
        2、开展探索性试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与考量实验的方式方法。实验可以分为两种: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主要侧重于对于已知答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探索性实验则是对已知结论或未知结论加以探索,探寻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在开展验证性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每一步实验操作,这种接受知识的方式十分被动,虽然能让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形成记忆,但却未体现出良好的互动性与自主性,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之相对的是,在探索性实验当中,更加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内容展开自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供学生学习。比如在“盐类的水解”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探索环节作为以基础,给学生分发不同的盐溶液,引导学生对各种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试,以此来划分溶液的类别。在测试与归类结束之后,再由电离的角度探寻其中的原因。在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探索的时候,化学教师需要做出适当的引导,并观察学生做实验的效率,协助他们完成这一探索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新课标提出高中化学教学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实现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其实,化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教师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善于发现这些联系,在所设计的实验或活动中更好地体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对于身边事物的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我们在医院和实验室经常接触到蒸馏水,学生便会思考蒸馏水是如何获取的呢?这便能引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接下来,我们以此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3.1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萃取、过滤、结晶、分液以及蒸馏等物质分离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获得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实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掌握混合物性质,了解各种物质的分离方法。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此实验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的好奇心与创新思维。
        3.2设计思路
        此实验设计主要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为目标,展示萃取、分液以及蒸馏等基本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应用与拓展,经过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改进设计,锻炼创新思维。
        3.3教学过程
        3.3.1导入阶段。①引导学生思考,在初中阶段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关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②过滤、结晶和蒸馏等方法都适用于对何种混合物的分离?怎样利用这些方法作分离处理?③请大家依据所学知识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设计过程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与交流。
        3.3.2自主探究。有氰化钾与硝酸钾固体混合物50克,氰化钾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10%,请大家设计实验对硝酸钾进行提纯。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为:取蒸馏水50-55毫升加热至90℃,加入混合物进行搅拌,所得溶液经过静置与冷却,待温度降到30℃有晶体析出,过滤。
        3.3.3观察实验。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萃取、分液以及蒸馏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①什么是萃取?萃取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萃取以后还要做什么操作?萃取与分液需要用到何种仪器?②什么是蒸馏?它的原理是什么?蒸馏适合用于对何种混合物的分离?
        3.3.4讨论探究。对分离物质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还有哪些特殊的方法吗?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固体与固体分离、液体与液体分离、气体与气体分离的特殊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对实验教学方法加以充分利用,探索出更为符合学生学情的实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7):61-65.
[2]杨灵娜.论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17.
[3]王海红,赵晓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