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陆雨莹
[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一些领域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就有所体现。在互联网融入之前,在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主要就是通过作业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作业都是试卷试题,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因而互联网的融入改变了这一现象。

陆雨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东庙小学  广西  河池  53071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一些领域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就有所体现。在互联网融入之前,在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主要就是通过作业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作业都是试卷试题,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因而互联网的融入改变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36-01

        前言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实现,因而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负担,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打击,所以通过作业的形式固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过量的作业只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并且由于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对教学成果也有所影响。
        1传统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1.1作业量过大
        在对小学生的数学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常常会通过大量的数学作业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有所影响。在放学后对于学习了一天的学生来说想要的就是尽情的玩耍放松自己的心情,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就会在学习一天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老师认为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他们的印象,其实适得其反,因为学生得到了大量的作业就会产生一种负担,认为作业就是阻碍他们放松的最主要的因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影响,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削减。
        1.2作业形式单一
        小学生的好奇心尤其的重,极其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在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中,在形式上确实太过单一,无外乎就是数学题,各种各样的数学题,再者就是用各个城市的题组合成试卷,这对学生而言太过于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就不会集中注意力去做试题,这样对于想要学生巩固知识的方法就不可行,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样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如果能够将数学作业形式进行创新,这样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
        1.3作业内容杂乱
        在传统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内容过多而显得杂乱无章,比如在课后练习题中单单练习现学的内容就足够了,过多的内容会造成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过重。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作业需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以学习的内容为主,围绕学习的内容展开设计一系列关于主题的题目,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作业中,随着作业的完成,对所学的内容也完成了巩固。而在传统的数学作业中老师想要学生能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巩固现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就会造成小学生的任务过重,同样使数学作业的内容过多没有明确的主旨,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巩固,这也就是作业内容过于杂乱造成的影响,所以简化作业内容能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简化学习内容同样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2策略
        2.1阅读型
        在对小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老师也会考虑到小学生的作业负担,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会减少数学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就是错误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必要的,所以作业不能没有,因而根据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作业的形式进行改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融入设计一个阅读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将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故事或者寓言放入平台中,使小学生在写作业前进行一番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2赏析型
        对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新鲜事对他们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单单通过数字或者文字形式的作业让他们去学习巩固知识,是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需要通过媒体设备的引入,将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让他们能够在边观看的时候边学习到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加入这一项新形式作业,老师制作相关的数学知识视频或者图片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在家能够自行观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3交流型
        在完成作业期间学生必然会有相关的问题需要交流,但是由于没有老师没做同学在旁边就无法进行交流,但是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建立一个班级群,拉进学生的家长,布置一些需要交流讨论的作业使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学习,同样还可以与老师一起探讨交流,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由于互联网的融入对数学作业的形式有所改变,创新了新的作业形式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完成作业,并且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所巩固。
参考文献
[1]任升录,黄根初,沈全洪,尹德好.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38.
[2]傅佳俊.优化“课堂作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
[3]彭国庆.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