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黄启民
[导读] 随着我国相关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之间相适应,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多方面来进行创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效果。本文重点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方法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创新性教学工作策略,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符合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黄启民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随着我国相关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之间相适应,从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多方面来进行创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效果。本文重点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方法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创新性教学工作策略,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符合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32-01

        长期发展以来,由于某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延续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以一种被动的形式进行听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相关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通过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加以保障,有效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的意义
        1.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依照新课标的相关教育教学体制的工作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创新性教学工作方法,让整个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防止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性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学习。
        1.2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全新教育工作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将各种数学知识有效融入到数学研究氛围当中,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
        2.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问题,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以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以及具体的学习需求作为标准。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热情,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亲自进行讲解,学生在对问题讲解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讲述的内容存在的缺陷不足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对数学问题理解存在的不足。通过这一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讲必须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由于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作为数学教师来讲必须要不断鼓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进行更加积极的学习,而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照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不同,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在学习的方式上也各有不同。因此,通过个性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1]。
        2.3使用情境教学方式
        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让一些比较抽象和枯燥的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入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活动当中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一些课本知识的讲解,那无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火柴盒、火柴棒等,让学生对火柴棒进行等比例放置的方式,以一种快问快答的方法营造出一个欢乐的活动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在数学问题的学习上,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进而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工作效果。
        2.4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为学生讲解课本当中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和讨论,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确认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组,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效果。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并不是对学生直接放手,不管教师需要对学生存在的各种疑问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讲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出广阔的自由学习空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自主探讨。通过自主分析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对数学问题的记忆力更加深刻,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2]。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讲解方式为主,只需要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这也失去了课堂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师需要让学生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是否就完全可行,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公式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成人不同,那么需要如何做到正确理解呢?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发,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合作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废纸剪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来进行备用,其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同样都是5cm,让学生通过不同形状裁剪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矩形的移动转化而来,既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算法保持相同。
        3.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提议需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来进行考虑,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不要急于给学生最重要的答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更加凸显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奕桦,付倩兰.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4):80-86.
[2]李克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5-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