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金巧媛
[导读] 由于每一个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以及生长的教育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出现了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而分层教学就是为解决个体差异性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设置习题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而进行,给予合适的辅导和引导,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最多的目的。

金巧媛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二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由于每一个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以及生长的教育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出现了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而分层教学就是为解决个体差异性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设置习题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而进行,给予合适的辅导和引导,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最多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60-01

        在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把小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本,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更加关注小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其发展。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1、注重因材施教式的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隐形的分层模式,注重小学生们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尽量让每个小学生心中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感受不是非常明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看待这些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是存在差异性的,对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也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要非常明显的把小学生们进行分层教学就会伤害小学生们的自尊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是在自己心中为小学生们进行语文教学分层的,是为将来的语文教学做准备的分层模式。
        2、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模式已经从原先的“不可能”逐渐成为现实,而且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戴。现在狭义上的翻转课堂意味着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教学内容放到课下完成,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文为例,为了促进课堂不活跃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在课下制作多媒体课件,走到讲台讲解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互通互联的便利性,将一些录制好的课堂回放放到在线学习平台上,让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自行学习不会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分层教学的方式。
        3、利用分层评估体系保证分层教学效果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而分层教育模式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能够采取针对性、多样化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来源,而“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明显是教师评价功能的“滥用”,教师应当利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针对学生身上的亮点,教师要在公开的场合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以及优势。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带着耐心进行指导与鼓励,慢慢引导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样教师才可以有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进步。
        4、尊重学生差异性,分层评价制度
        学生的好坏不能只用成绩来决定,并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什么都好,而成绩差的学生就一无是处,这只是部分教师比较片面的看法,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的,也许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会在另一方面有着不一样的天赋,这就需要教师自行去挖掘,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而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信,学生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的鼓励。此外,教师还要对学习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提出特殊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在进步中成长,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5、注重课后巩固,布置分层化作业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其次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布置分层作业,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与掌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完成授课后,盲目地让学生按照统一的作业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后巩固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低估优等生的智力水平而高估差等生的学习能力,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距过大,不利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而分层教学法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个问题,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时,将作业分成基础题、综合题和提升题三个层次,差等生要求掌握基础知识,中等生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分析,优等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提升与延伸,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6、回答问题进行分层
        对于小学生来说,回答问题是一种荣誉,被鼓励了更是一种表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的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且予以鼓励,这样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太难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就回答不上来,而太简单的问题对有的学生来说又太过于简单了,所以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个大致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提问不同的问题,如果说提问了太难的问题导致学生回答不上来,会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已经经过验证并且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仔细、认真地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对于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作业和评价都做出严格并且适合的分层,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根据个人的情况尽可能多的学习到语文知识,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也应尽职尽责,为素质教育的完善、为教学改革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波.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2]途静怡.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语文,201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