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师生互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何亚玲
[导读] 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改造,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问答方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忱。

何亚玲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第二小学  445409
【摘要】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改造,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问答方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忱。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5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枯燥的学科知识与单调的练题过程是小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互动教学是师生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教师扮演好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帮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互动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1、建立开放民主的现代师生关系,让课堂有灵动和活力
        老师的责任是告诉学生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让学生知道只能是这样。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优越的。作为知识传递者,教师通常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解释,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教学标准的要求。课堂互动教学是新教育阶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平等对话是交流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增强师生关系,强化教学的交互性。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弃自我中心思维的观念,不断自省,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学生应该意识到认识到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例如,当学生学习“矩形与方形”时,通过改变师生角色关系,学生将自己的“倾听者”角色转化为交互式教学中的“对话者”角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完全将时间交给学生,并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学生可以解释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自我理解,老师作为观察者站在一边,学生可以在交互式学习中思考问题。
        例如在《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不能严肃的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师生的互动,将课堂交还给孩子。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先询问学生加法和减法能不能打乱顺序来进行运算呢?学生说可以,并且举出了例子。教师继续询问学生,那么我们学的乘法和除法一起出现时能不能打乱顺序运算呢?学生不确定,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一道题让学生进行运算,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得出了乘除混合运算中不能打乱顺序运算的结果。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成为课堂的主体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性格更活跃,贪玩是他们的共同人格特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忙碌而充满活力”的学习场景。在这样一个嘈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难以冷静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互动式课堂学习上。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更顺利。课堂互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积极讨论学习中不能避免嘈杂,在激烈讨论中,如何让学生在大脑中思考需要进行的快速运行需要教师注意采取某些合适的策略。


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一个安静的时刻,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有鉴于此,在互动式教学中,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当学生学习二年级数学内容中“表乘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并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乘法”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简单的对话,而是培养学生发展发散思维的过程。这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3、灵活设计课堂情境,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课堂的气氛尤为重要。师生间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仅仅是靠教师刻板的讲授,而是在情景中重新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且可以通过分享对知识的理解,来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呆板的公式与符号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母亲、孩子和店员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模拟商场购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的参加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教室里的东西进行标价,然后给学生发放写有一块五块十块五十一百字样的纸条作为人民币使用。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手中的这些钱是家长辛辛苦苦工作的酬劳,想买什么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能盲目冲动的消费,学生对金钱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在商场和超市中如何使用人民币,而且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学生明白钱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节约。让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生活的感悟也加深了。
        4、巧妙运用鼓励评论来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解释,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这也是教育教学最终目标。教学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教育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积极和鼓励的教育评估可以微妙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渴望,让学生学习拥有更加强烈的进步的动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豪感和尊重。例如,当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鼓励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讨论,让学生了解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规律,并回答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回答正确的学生会得到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对于错误回答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坚持不懈,继续努力,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鼓励评论的巧妙运用,教师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课堂,还应该体现在生活中,教师就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尽可能地在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孩子,以便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在现代小学阶段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互动能力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还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如何科学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华琼.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中国人, 2017,0(8X).
[2]杜秋洁.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0 (18).
[3]李姝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