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宣灵青
[导读]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在课堂内的情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完成更加宽泛、深度的数学学习。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情感因素会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情绪的活跃。

宣灵青     浙江省义乌市福田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在课堂内的情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完成更加宽泛、深度的数学学习。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情感因素会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帮助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储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情绪的活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78-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有效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数学认知以及学生自身的情感协调起来,帮助学生由自己的内心获取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促成学生去自主而愉快地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喜欢并乐于去做的一项活动,让数学变为学生真正向往的课程。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对数学知识的讲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对数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情感教育的内容,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的效率也得不到提高。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学生在学习中会无形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内容得不到挖掘,会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数学的学科文化得不到有效利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科文化,这些数学学科文化会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些数学学科文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去学习和认识这些数学学科文化。学生在学习探索这些数学学科文化的同时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但是,在教学中缺乏对数学学科文化的学习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
        二、渗透策略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情感作用
        情感教育和谐实施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与教师互相理解,教师需要不断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延展空间,学生也要理解教师渗透情感教学的目的,两者注意在课堂上加强情感交流。课堂关系和谐稳定便进一步保障了教学质量,学生们也会与教师敞开心扉,在课堂中逐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乐于表现自己并且能展现个性,教师也可趁此机会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完善情感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可以适当改变,从严肃古板转换成风趣幽默,亲民性更强一些,反正比严肃的说教更加管用。相反,学生与教师关系不好课堂不仅严肃紧张,而且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会延续到数学学习中,即使教师的课堂设计得再好,学生上课状态不佳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若想融入好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明白“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而受期教”的学习理念。



        例如,教师可以在情感教育开展之前对班级学生进行简单调查,通常选项有“你为什么喜欢数学课?”“喜欢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吗”等问题,最后进行匿名提交,统计调查结果后分析得出结论,观察学生喜爱数学课堂是否与教师有关,便于“对症下药”,对课堂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对于不喜欢教师的学生可以通过人格魅力改变学生的成见。让学生用一种积极、活跃的情感方式面对数学学习,进而更加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接受教师在课堂中的传道、授业与解惑。
        2、在课堂中融入赞赏,增强情感激励
        人们常说“只有触及心灵的教育手段才是成功的”,许多古板的知识传输远没有心灵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强。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遵守教育的要求。莎士比亚曾说过“赞赏是照射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位学生内心都非常渴望得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在现实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表现给予适当的赞赏,表扬学生学习态度增加了积极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能正面引导学生。
        3、兼顾师生双方,注重情感渲染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和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好自己的教学内容,更要备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双边性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并合理调控教师的教学情绪,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中才会更有实效。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言传身教,给那些本来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添上情感色彩,包括教师自己的体态、手势、数学语言、讲课的语调和表情等去影响和感化学生的学习情绪,以起到情感渲染的作用。
        4、通过积极评价,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向学生传递情感和愉快心情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高效指引,主动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模式的尝试,融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评价中渲染情感气氛,通过有效评价让学生加深数学学习的认识,教师的评价也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认真评价渗透教学情感。
        例如:在有关“认识图形”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图形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在学生正确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以后,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图形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完成正面评价和积极鼓励,同时运用图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用两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制作微笑图案,让学生对两种图形产生正确认识,同时也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积极向上的微笑情感。在三角形或长方形中画出对号图案,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信心。此外,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语言,在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中要保持微笑,在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做到和蔼可亲,以教师的言行向学生渗透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
        结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有助于数学教学价值的实现。因此,数学教师需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永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45.
[2]郑伟民.激情感促发展——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