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何建红
[导读] 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数学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把数学学好不仅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今后在物理、化学等科目中学习也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小学低段的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尽早培养相应的数学思维,计算教学课堂的有效实施,也定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地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在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及思考能力。

何建红    福建省南平邵武昭阳中心小学  福建  南平  354000
【摘要】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数学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把数学学好不仅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今后在物理、化学等科目中学习也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小学低段的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尽早培养相应的数学思维,计算教学课堂的有效实施,也定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地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在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及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积极性;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068-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观念和方式等都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革,这样才能让小学教学环境及教学方式等更为贴切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在课堂上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力,所以,教师要改善当前的教学状况,针对班级学生学习程度将实际情况融入教学之中,从而开展高质量课堂,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相关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1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1.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数学积极性普遍较差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比较积极地进行课堂互动,他们不会因为问题答案的错误而不敢发言。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渐渐地融入了这种教学课堂中,对于在公共场合进行发言回答问题的情况容易产生胆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年级的教学互动效果不佳,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主要是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对社会周边的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其心理和性格也会逐渐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性格特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因此有所降低。
        1.2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呈现出分层现象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上,由于其教学内容和学习难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也逐渐出现较大差别。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数学成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不愿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则更加主动和积极。另一方面则是老师在指定同学发言时,往往会选择成绩较好的同学来回答,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使整体的教学效果更加凸显出来。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对于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越来越不敢在课堂上进行发言。久而久之,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进而呈现出课堂的分层现象。



        2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们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改变,进而使学生能够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2.1营造富有良好学习氛围的课堂环境
        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建立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教学下能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的听课效率。教师在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应当从自身的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能力打造适合学生的新型课堂。教师在提升学生课堂活跃度时可以通过积极的体态语言以及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有积极活跃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都具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专业化的数学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深化与扩展。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课程中松弛有度的教学状态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效率的保证是极其重要的,当学生在开怀大笑的同时能够在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下学习数学知识时,课堂的高效性便也能够得到保障。
        2.2采用恰当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效果,教师们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针对不适用现今数学教学的授课模式,教师要取其精华,加以改进。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积极地表达自身想法,运用探索性思维对数学问题加以思考,为了加深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印象,当讲授到重难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问一些思考性、发散性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对问题加以思考,不断地探索,进而表达己见。在教授六年级人教版“圆的认识”内容时,教师便可针对圆的特征设计相应探究课题。诸如“圆的圆心到圆上任意点距离”的探索话题,为了扩展学生探究学习的思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动态汽车运行的动画画面,当汽车启动后,车轮的轴心与车轮外部轮廓的距离便可作为该探索话题的实际模拟情况。利用更加多样的技术来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结束语
        所以说,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有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课堂中,使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新培.浅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新课程(小学),2015(2).
[2]寇学昭.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