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起步习作指导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罗培恩
[导读]

罗培恩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17-01

        人的一生离不开语言表达,也离不开书面的语言表达,书面的语言表达跟习作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习作将伴随每一个孩子的一生。习作有许许多多的好处,首先可以帮助孩子思考人生,让孩子学会做人;其次,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事物,一步一步的认识复杂的大自然,变化万千的大千世界;第三,还可以不断提高孩子的观察力,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最后,习作还可以培养一个孩子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精神。综上所述,小学起步习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那该怎样指导小学生起步习作呢?
        一、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所以习作中,没有谁是第一,要做到各有千秋,积极倡导学生多写身边的真事、实事,多说真话,写实情。在习作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肯说真话,能够进行真心实意的表达,师生之间就能够建立真诚的情感沟通关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重要。在作文的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写作文和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其实习作并不复杂,作文就是在写自己的生命,我们所教的习作,一定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一五一十地记下来,做到有话可说,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指导孩子们的习作教师,要注重在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互换角色,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尊重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不要拔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习作,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找到自我,增强自信心,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为了让学生掌握习作的语言文字,广泛地博览群书是少不了的。


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向同学介绍书的主要内容,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以及书中精彩的片段、章节,还可以摘抄好词好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切身体验,对各种素材的积累,再结合课本教材让学生写出相应的文章,就显得轻而易举,因为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有着深刻印象的事情,写作过程就更流畅、更得心应手,孩子们的习作的自信心将不断提高。
        二、理清习作与做人的关系
        乍一看,作文与做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物,但事实和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做人和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言为心声,一切表达都发自内心,是作者在自己作品中常常把真实的情感自然渲泄出来,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源于生活,反映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有限,对于人生世界的看法很肤浅。我们习作老师责任重大,如何引领我们的学生认识生活之美、感受世间之真、品味人性之善,远离那些假的、丑的、恶的。俗话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对于任何一个写作主题,都要精心选材,把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来,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用真人真事,切忌胡编乱造,行云流水般自在的习作,给人以启发,感悟收获。一个正直的人、积极向上的人、充满正能量的人,那他的习作就不会差到哪儿去。相反,一个怨天怨地的人,一个虚伪的人,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那他的习作要么虚伪、空洞、大话废话连篇,要么就是牢骚满篇、怨天怨人,充满负能量。做人做好了,习作才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高度重视课内外阅读和优秀作文之间的密切联系
        很多孩子多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小说、古诗词,但却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阅读的方法。孩子喜欢阅读,看起来读了一大堆书,可真正进入他们脑袋的东西少得可怜,所以,要倡导慢读书,记得越快,往往忘记得越快。可是让孩子在书中画出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情景或描述,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阅读习惯。在孩子阅读完一本书,让他们把感受、感悟、心得体会或其他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是不错的作文。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还是写自己或别人的经历、生活实践感悟和想象,大部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几年,见识、阅历、感悟少得可怜;如果还没有广泛地阅读支撑,写作文对他们来说完全是没有边际,胡编乱造。这足以说明阅读对孩子们的习作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这点要有充分的认识。午休、放晚学、节日、假日都是阅读的时间,只有量变积累才能会引起质变,坚持就是胜利,多年的日积月累,一定会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写出优美的文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