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让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玩出精彩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2期   作者:苏晶晶
[导读] 幼儿天性爱玩,非常喜欢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老师需要抓住游戏教学的核心要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其中课程游戏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备受关注。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建设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参与各类游戏活动的过程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本文以大班幼儿为分析对象,了解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开展

苏晶晶     射阳县盘湾镇实验幼儿园  224312
【摘要】幼儿天性爱玩,非常喜欢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老师需要抓住游戏教学的核心要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规范幼儿的言行举止,其中课程游戏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备受关注。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建设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参与各类游戏活动的过程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本文以大班幼儿为分析对象,了解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开展课程游戏活动的相关策略及要求。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玩出精彩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10-01

        一、引言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幼儿的人生阅历不足,对新鲜事物非常的感兴趣,喜欢参与不同的游戏活动,老师可以将幼儿园课程教学与游戏相结合,通过课程游戏化建设来体现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特征以及要求,明确幼儿园课程教学的主旨,积极实现幼儿园学习、生活与游戏的完美融合,保证幼儿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主动参与不同的课程游戏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以及社会经验。
        二、课程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程理念,这一理念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获得幼儿的认可。与其他的幼儿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相比,课程游戏化的特征比较鲜明,其中丰富的材料、固定的场所、鲜明的主题、极富创造力的教学内容是游戏构建的特点以及核心要求,老师需要立足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背景,通过课程游戏化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抓住课程游戏化的重点以及难点,积极开展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三、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游戏教学策略
        综合上文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课程游戏化建设对推动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大班幼儿老师来说,在构建游戏课程的过程之中需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了解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在游戏活动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注重不同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关注这一教学理念的践行策略及要求,坚持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以此来体现教育教学的人文化以及针对性。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不管是幼儿阶段的教学还是其他阶段的教学都需要以教育教学对象的兴趣激发为依据,只有保证幼儿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其主动参与不同的游戏优化学习活动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在建设课程游戏化之前,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强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关注游戏教学的具体内容,掌握游戏教学的引入策略以及核心要求,保证幼儿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动力。另外,以游戏为切入点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幼儿的记忆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以及发展需求,老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幼儿,鼓励幼儿主动发表个人的意见以及真实看法。


不可否认,这种游戏化教育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让幼儿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之中主动探索新的世界以及新鲜事物,了解个人所遇到的各类困难以及障碍,在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个人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游戏化教学形式既能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与师老师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二)关照幼儿心理需求
        幼儿才是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主角,在开展游戏化教学实践之前,幼儿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注幼儿的参与要求以及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精心筛选游戏内容以及游戏形式,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保障幼儿能够产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积极性。幼儿的人生阅历不足,年龄偏小,但是幼儿的发展轨迹非常相似,老师需要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综合分析以及研究的过程之中给予幼儿相应的帮助以及指导。比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许多幼儿喜欢参与各种较为复杂的情境感知中,老师则可以将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融入大班幼儿教学活动环节,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保证幼儿能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在自主参与以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
        (三)创设游戏开展的环境
        为了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老师需要注重环境的有效创设,关注课堂游戏的引入策略以及恰当角度,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引导幼儿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之中充分释放个人的天性。其中游戏切入角度对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在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时,老师需要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为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之中进行主动的表现,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价值,老师可以先留出3~5分钟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观看舞龙录像,然后引导幼儿结合个人的记忆以及想象进行绘画,让幼儿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之中画出美丽的线条。这种创造性的多媒体教育教学形式能够突破传统画画的教学和束缚,将游戏视频与声音融为一体,让幼儿在主动参与时提升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
        (四)创新游戏形式
        不同游戏形式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幼儿大班游戏活动比较简单,老师可以进行自主设计,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征来实现针对性的调整,促进游戏形式的有效创新。比如在引导大班幼儿画画的过程之中,幼儿老师可以问幼儿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在梦里你们梦到了什么呢?是什么时候做梦呢?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和想象,然后展示一幅具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做了一个什么梦,然后鼓励幼儿结合个人的想象力来对自己也在梦中所出现的各类场景进行简单的绘画,老师只需要给予学生简单的方向指导。这种教育教学策略既能够创新游戏形式,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从而提升个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以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出发点的大班幼儿教育教学对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游戏活动的丰富以及多元化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了解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实施条件,关注课程与游戏结合的核心要求,在引导和鼓励幼儿的过程之中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应用,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司玲.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让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玩出精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265.
[2]仇文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民间益智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发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00(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