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赵文明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3期   作者:赵文明
[导读] 数学建模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课题,能让学生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以全新的数学观念解决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建模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建模教育的相关概念,从建模教育的意义出发,说明建模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并对初中实施建模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赵文明    通江县洪口初级中学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数学建模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课题,能让学生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以全新的数学观念解决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建模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建模教育的相关概念,从建模教育的意义出发,说明建模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并对初中实施建模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模教育;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59-01

        引言
        人类正处于一个不断进步改变的社会中,在此社会形势下,数学教学只有不断向着适应时代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数学立于不败之地,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对学生的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学生只会解决书本上的习题,却对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没有丝毫办法。为了不犯纸上谈兵的错误,学生必须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问题。
        1建模教育对于数学的必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模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学知识构建的数学模型,以求得答案,经过反复试验后确保模型建立的有效性。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转变为一种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复的练习与巩固,并且能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只有学生对于学习真正的感兴趣之后,才能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
        1.2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所有的活动都是理论知识进行的,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通过建模学习,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进行问题的深入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当问题解决后,学生对于知识就会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将所学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
        1.3提高学生各种学科的发展
        建模的过程不只是围绕数学知识,而是融合了多门学科的不同知识进行的,通过建模,学生可以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效的联系起来,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当学生能够通过建模解决到所遇见的问题时,各科目的能力也随之增长,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记忆,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
        2在学校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一般步骤
        2.1教师要结合课本,把应用题作为数学建模方法的起始点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加强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享受数学知识运用的乐趣,并加深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初步认识。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在应用题的选取上要拿捏得当,选择的太简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数学建模特别简单,不学都会”的错觉,进而态度浮躁;相反,如果选取的太过困难,会对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造成重大打击,失去对数学建模学习的兴趣。在应用题的情景中,应选择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这一步的首要任务是将数学建模思想顺理成章地引入到数学建模的实际操作中,重点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文字阅读理解水平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应该如何确定实际问题的性质与具体数学函数对应性关系以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举办一定量的数学建模专题活动
        通过对第一步骤的认真执行,学生已经对数学建模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拥有了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对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摸索探究,在实际问题的练习中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总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专门组织一次数学建模活动,将班级的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最终完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学建模报告。
        2.3教师要将数学建模思想彻底融入到平时数学教学中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人认识事物的顺序,最后通过对一般现象的归纳推理演绎到真理的高度。学生经过第二阶段的练习后会对数学建模思想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其具体过程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故第三步骤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用实践来检验在第二阶段中获得的“真理”,将所获得经验运用到具体的数学建模以检验其经验的有效程度,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对某一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的思路。最终,让数学建模成为一种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其彻底融入到广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
        结语
        总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数学建模教育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我们要搭建起数学建模教育的平台,培养出合格的适合地方建设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初探[J].彭丽霞.才智.2018(04)
[2]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依甫汗?巴特尔拜.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