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能力提升的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3期   作者:胡小英
[导读] 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得到广泛运用。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一文带多文方式实现多篇同一主题文章的有效整合,相对于传统阅读教学而言不仅可以拓宽学生阅读深度,还能提升学生阅读速度。本文以初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提升比较与整合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胡小英    四川射洪县城西学校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得到广泛运用。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一文带多文方式实现多篇同一主题文章的有效整合,相对于传统阅读教学而言不仅可以拓宽学生阅读深度,还能提升学生阅读速度。本文以初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提升比较与整合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群文阅读;整合能力;比较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78-01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受到师生的普遍喜爱。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需要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寻找关键词、关键的句子,从而做到精细化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线,再实现由线带面,学生将多篇文章整合起来,抓住其内涵、核心,进行主题阅读,其阅读广度、深度均得到拓宽。
        一、基于纵向比较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将有着相同特点的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在群文阅读中,选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群文文本的选择,若是文本选择不合理,不仅不能发挥群文阅读效果,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所以,实施群文阅读的第一步,即明确关联点,合理选择群文文本。语文课本中的教材都是由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也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教材内容进行联动,做到文章总类的组合,从而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在选择群文文本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如指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可以选择作者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归园田居》《饮酒》等,让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整合阅读。这种纵向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学生掌握了作者的性格特点,在阅读的时候也就能够很好地将自己代入角色,与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心理共鸣。
        再如,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所收录的鲁迅先生文章整理起来,让学生进行鲁迅文章风格的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同样能够让学生温习以前学到的鲁迅文章加强记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类型划分,例如将其划分为童年阶段、成长阶段以及人生思考等等,让学生对于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总结,并且站在全局的角度深入理解鲁迅文章的文笔特征
        二、基于横向比较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横向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将有着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就是使用了这种方式,将多篇有着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一个单元中,如第一单元中的《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都是写景类文章。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编写方式采取横向阅读教学法,将一个单元的文章放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横向比较的群文阅读还能够被应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狼》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关于文章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本文会采用《狼》作为标题,而不是以屠夫?学生在阅读之后会对上述问题给予答案,教师可以不必直接给出学生自己的答案,可以通过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联合阅读《狼三则》,将两个文章进行比对,在选择一些其他与狼相关的文章,学生在进行此类的文章比对之后,能够对之前的见解起到一定的丰富以及拓展,而且学生能够在比对文本的过程中,对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能够攻克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本身存在困难这一难题。此时的群文阅读的扮演的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角色,有效地运用群文阅读联动课本以及课外阅读资料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站在另一个角度理解课文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轻松攻克难关。
        三、基于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和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在教学难度上实际上是有所提升的,而且由于群文阅读本身涉及到的素材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对于每一篇文章都站在立意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通过整合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迅速抓到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全文阅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时,能够先了解文章所阐述的重点,然后比对文章之间的联系,让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教学《口技》这篇文章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如何进行描写,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其目的都是烘托出文章的主题,然后教师可以选择《桃花源记》以及《卖炭翁》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让学生了解到虽然文章所表述的主题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文章中都很注重细节的描写,而这种细节正是丰富文章层次、让读者记忆深刻的主要原因,从而展现出文言文的精髓所在。学生在进行此类的阅读之后能够温故而知新,同时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侧面的促进。
        四、基于“生本理念”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将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自主比较、分析,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从而做到高效阅读。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即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群文阅读,在读完课文之后相互讨论、交流,彼此分享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突出学生主体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保证群文阅读教学效果。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这一课时,可以将四则寓言放在一起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概括情节,理清情节与寓意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寓意,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让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围绕主题,根据几篇文章之间的联系绘制思维导图,将多篇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在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这几篇文章时,通过思维导图对这几篇文章进行分析。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都是以亲情为主线,而不同点在于,有的是写给子女,有的是描写家庭情感,有的是回忆母亲。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文章之间的异同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全面、有效阅读。
参考文献
[1]王然.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张云芝.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组合选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 (31):62.
[3]姚瑜霜.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组合选文对策探索[J].成才之路, 2019(2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