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学 保护环境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3期   作者:胡国发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化学污染,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绿色化学生产显得极其重要,不单单是利用化学技术造福于人类,更是提倡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条件下,国家在新时代实行了新课改政策,并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增设了化学学科,重点突出化学对人类发展和环境方

胡国发    福建省诏安县林头中学  63502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化学污染,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绿色化学生产显得极其重要,不单单是利用化学技术造福于人类,更是提倡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条件下,国家在新时代实行了新课改政策,并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增设了化学学科,重点突出化学对人类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并把化学应用与实际保护环境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学习化学;环境保护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77-01

        在初中课程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1]。其来源于生活,也应用在生活,这在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比如:制造、生产、化工、养殖以及种植等方面。社会的一切运转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由此可见,化学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但与此同时,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合理的使用化学这一“双刃剑”,在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避免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因此初中化学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本文以下内容主要对化学教学和保护环境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创新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所有学科的课堂中,化学课堂最具有特点和乐趣。因为除了有专业的技术理论和知识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实验,这就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其他学科的板书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在实验开始前,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CO2?它有什么作用?以及在我们生活中那些条件下会产生CO2等等?”这些问题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思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整个实验顺利的完成,在教师演示完CO2的制取后,可以进行拓展提问,例如:“CO2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在学生回答完成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CO2其实随处可见,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呼出的气体中,就含有CO2,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样会产生大量的CO2。这些CO2存在于我们的大气当中,并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两极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等[2]”。但是CO2也存在好处,在工业上可以用来给饮料加压,即汽水,同时啤酒的生产过程也有用到。教师通过这种化学实验与提问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二、深入了解化学,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在利用化学创造的同时,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污染。比如:
        工业废水、废气、土地农药化肥的滥用以及放射性元素的排放等等[3],这些都会给当地的水体、土壤以及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究根结底就是化学污染。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地球将会变成人类的“地狱”。因此只有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使人类向着长远的方向发展。


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在教师讲到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时,首先会对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进行讲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能食用?”学生的回答肯定五花八门,在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后,可以普及一些酸和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例,比如:“土壤的酸碱化、酸雨的形成、以及河流中的酸碱度失衡等问题”。这就自然而然的把学生从化学课堂带到了环境方面,既能让学生拓宽眼界还能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酸碱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最后是实验环节,通过观察可知,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在此处,教师依旧可以进行课外延伸,内容最好与环境保护相贴近。例如:在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酸类制造厂,其排放的废气通常都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如:Cl2、SO2等等。当遇上雷雨天气,这些酸性气体就会和雨水进行结合,形成酸雨,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酸雨下过的地区,会使当地的建筑设施、水体以及土壤环境酸化。这就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水体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外当地农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鲜活的化学反应例子,就足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的注重保护环境。
        三、生活化教学,注重具体实践
        在化学课堂中,最注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了增加实验的乐趣和内容,可以将化学实验生活化,例如:“我们都被蚊子咬过,为什么咬过的部位会红肿痒痛?而当我们涂抹牙膏或者小苏打之后,痒的症状就会减轻?”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详细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酸碱的中和反应,蚊子咬人时会分泌一种蚁酸,在蚁酸的作用下我们的皮肤会发生红肿和痒痛,当我们涂上牙膏或小苏打后,由于牙膏和小苏打都属于碱性物质,这个过程就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因此所有症状才会有所减轻”。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通过教师的细致讲解,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亲自去尝试和体验,以此来增加化学的学习乐趣,并加强其记忆。另外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中,讲到了很多常见的盐,有些有毒,有些无毒,甚至有些可以食用。教师讲到这一课时,除了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讲解盐类化学性质和作用外,还可以列举生活中具体的实例,例如:“盐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哪些盐可以使用等?”在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其中的NaCl和Ca(H2PO4)2以及K2SO4进行重点讲解,NaCl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状晶体,可以作为调味品食用,也可以用作医学生理盐水,Ca(H2PO4)2和K2SO4则分别属于磷肥和钾肥的主要成分,在农业种植中起到了肥料的作用。以上这些实例都属于化学的生活化体现,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后,不但能加深其印象还能在生活中科学的运用。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存在,化学不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化学手段进行生产制造时,应该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说是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化学,那么就更应该充分的了解化学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保证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田.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化学教与学, 2017(11):101.
[2]蒋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41~42.
[3]张芳.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8 (21):14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