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下初中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3期   作者:董晔
[导读] 在新冠状病毒疫情的背景下,学校组织网上授课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也要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这时体育教师为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开始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在讲解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分层教学和游戏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已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董晔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次坞镇秀松中学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在新冠状病毒疫情的背景下,学校组织网上授课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也要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这时体育教师为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开始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在讲解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分层教学和游戏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已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疫情;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5-176-01

        2020年的年初,我国湖北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正值我国春节放假期间,为此很快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但重点疫区依旧为湖北武汉。为更好地限制此疾病的传播,我国决定全国人民居家隔离,最终结果是很好地控制此疾病在国内的传播。但是学生们并不能走到学校正常上学,而是通过网络设备进行网课的学习,这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是一种挑战,怎样能让学生不在教师面对面的教学下,依旧提升体育核心素养,成为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
        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更要看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此时体育核心素养同文化类学科的并不相同,更加重视学生所持有的运动主观情感,以及是不是形成了终身锻炼的运动习惯。现今,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分成三个板块,分别是“体育情感和品格”、“运动能力和习惯”和“健康知识和行为”。
        第一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则是,应当从内心喜欢体育运动,并且有着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不断的体育训练,可以磨炼学生们的坚韧品格,促使学生知道必须尊重体育规则,并与队友进行积极的合作。比如,各种球类运动中,像“足球”、“篮球”等等,学生可以服从教师安排,负责自己所在位置的责任,并灵活地与其他队友配合,并不是狂妄自大、孤军奋战,进而体现出体育运动中最好的品格。
        第二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则是,学生应掌握不同种类的运动能力,有着一定运动量,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运动能力涵盖了基本运动能力以及专项的运动能力,前面包括走、跑、跳以及投掷,后面则是竞赛能力和锻炼能力。而运动习惯就是在完成运动量时养成的习惯,例如,每天短跑1小时类。
        第三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则是,学生了解一定运动安全知识,可以安全地健身,预知存在的风险,进而完美地规避运动危险的能力。比如,参与高强度运动的时候,提前做好热身运动,防止运动损伤问题。这些均具备,则形成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通过网络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能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并且受到学生和教师们的喜欢,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为达到培养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利用数字化平台,带领初中生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通过数字化平台,教师可以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并且展示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以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理论知识,也能了解到体育锻炼的技巧和作用。



        比如,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为学生介绍一些立定跳远、慢跑、仰卧起坐等运动的技巧和积极作用,让学生可以自行分析自己身体素质,明确出锻炼的目的,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基于此,在学生实际运动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锻炼的方法和项目,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与教师交流,实现实时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利用中,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如,体育教师详细地讲解了耐力跑,讲述了长跑的呼吸法则,包括“四步一呼吸,两步一呼吸以及三步一呼吸”等等,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跑步呼吸方法,而后在实践中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录制视频,拍摄下跑步的过程并上传,教师给予一定指导,鼓励学生坚持锻炼,进而为形成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二)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组织分层次的教学
        初中生的身体成长比较成熟,他们在体育天赋和经验方面不同,为此初中体育教师不能继续坚持“步调一致”的体育运动,而是依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制定层次性的教学标准,让全部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训练,从而增强身体素质,掌握体育训练技能。实施差异化的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当秉承分层教学的理念,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相对应的体育活动。
        譬如,开展体育的差异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知道本班学生有着哪些差异,然后将同种类型的学生分配到一起。实现科学分组之后,为每个小组制定出特定的训练方案,比如,男女同学的身体构造不同,在运动天赋上也不同,为此教师可以将性别当成一种分类的标准,然后综合考量运动天赋、运动经验、运动偏好等等因素,将学生分成10人到12人的小组,并组织体育活动。这时应当注意,教师先要依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划分,而后也要征求学生们的意见,了解学生是不是愿意在当前的小组,接着则应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确定出最后的体育训练小组。体育训练小组划分之后,就能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这时组内成员的水平差不多,就可以进行激烈和有趣的体育训练,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并熟练掌握某些体育技能,构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三)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对于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均非常感兴趣。基于此,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利用这样的优势,为学生们设计出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像竞赛活动、体育游戏等等,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比如,教师组织篮球教学,运用“原地投篮”的篮球游戏,让学生们进行竞争,以强化他们的锻炼欲望,增强训练的效果。并且,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设置实质性的奖励,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参与篮球技能训练的激情。再比如,教师组织了体操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也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形体。教师让学生们练习体操,并拍摄视频,上传到平台,同学们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竞争心理,约束自己做的更好。这样的活动下,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品德,还能体验到体育训练的乐趣,感受体育训练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核心素养,应当重视体育知识的讲解,组织分层教学,设计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的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军平.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 2020(05):144.
[2]薛成博.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与培育的实证研究[J].武术研究,2019,4(12):151-153.
[3]秦景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开展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48+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