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策略覃芳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覃芳
[导读]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迅猛,工程数量逐年增加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迅猛,工程数量逐年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大、质量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且建设品质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策略,对当前其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问题深入了解,采取有效优化措施加强现场监管,顺利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特点;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施工机制与传统土建施工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即作为国家性质项目,水利工程管理会更加严格,非常重视主体结构稳定性,还要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项关键环节就是施工现场管理,需实现全过程严格把控,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
1.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意义
         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在其实际施工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如果出现失误会影响到施工顺利进行。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需强化现场管理。
         首先要重视安全管理中,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相当多,比如高空坠落等风险,发生安全事故的后果往往十分惨重,因此需加强安全教育,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其次,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需使用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实行科学的现场管理,有助于最大程度上发挥各项资源的作用,减少材料等资源耗费,利于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总之,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其中的安全隐患,并保障企业经济效益[1]。
2.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特点(红字内容适当简写即可)
2.1复杂性
         水利工程通常建设在比较偏僻的地点,比如高山和峡谷等,施工现场管理会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同时施工现场内容繁杂,在管理中如果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会引发现场混乱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存在时空上面的交叉,也存在内容重叠,由于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会加大管理难度。
2.2缺乏连续性
         水利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时间、空间的跨度较大,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自身施工特点,需要着重处理的问题也有差异。应当科学把握施工阶段特点,针对性开展现场管理。各部门需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整体性进度问题、安全问题等。
2.3独特性
         水利工程有自身特殊性。首先是在工程选址方面存在难度,一般在偏僻山区、荒地地区。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需建设相关辅助设施,比如公路、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满足施工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需要。其次是水利工程项目与江河关系密切,需做好水治理工作,才能保障工程按期完成,减少后期排水费用[2]。
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红字内容适当简写即可)
         施工现场管理有序性,关系着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效益。当前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其现场管理不到位,而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3.1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
         当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存在施工管理方法上问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持续发展落实下去。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即便具备一定施工技术水平,但欠缺综合管理能力、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良好结合,只是在工作中照搬一些先进管理模式,而忽略了在本项目中的适用性。[3
3.2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相当突出的问题。在施工管理机制中,工程监督控制机制、人员管理机制、奖惩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其难以有效落实。当前还存在管理体制滞后的问题,比如水利基建工程方面实行“事企分离”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转型组建施工企业,施工队伍中进入不少原先管理人员,其管理能力被削弱。此外,在过去水利工程维护由政府承担报酬,当地群众参与维护,同时政府和群众可以分享利益,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性该维护模式已难以维系[4]。
3.3质量检测不全面
         当前建筑材料市场规范不足,诚信缺失问题仍时常出现,一些商家在利益驱使下生产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一些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为减少资金投入使用了劣质产品,虽然其成本得以降低,但会严重损害工程质量,行业内部也会逐渐形成低价恶性竞争环境。此外就是一些管理人员无法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没有严格执行材料建厂检验工作,对材料参数、性能不够重视,存在检测不严、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劣质材料进场而加大工程隐患。
4.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增加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4.1细化施工现场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企业要保证施工现场管理质量,需重视起管理中各个细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可以借鉴其它工程管理模式,施工前成立泥工班、木工班和基础处理班等各个专业化班组,对各班组人员针对需要开展培训管理,保证其专业技能水平,强化识图和编制专业方案的能力。企业自身要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实现良性管理,各班组在激励管理、目标任务管理下,通过合理分配班组成员,保证班组专业水平。同时施工中各班组应实现专项化,每个班组负责专攻一项,有效提升施工专业化、规范化。
4.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其施工现场管理也有了新的特点,而管理人员却存在知识更新较慢的问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采取以往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企业需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促进管理人员管理理念、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提升,保证实际管理效率。

在管理人员资源配置方面,还要考虑到未来会面临的技能人员老龄化会引发技能人员断崖式断层的问题,因此企业要重视引进新鲜血液,吸引和培养更多年轻人成为一线技能人员,能够保证自身技能队伍的持续发展。
4.3建立施工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对施工中出现的材料供应问题、气象变化问题和设备保养问题等及时、有效处理。现场管理人员要能控制好现场情况,切实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且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控制好施工成本。管理人员要重视多方协作,在群体力量下使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全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避免返工拖延进度、加大成本。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4.4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预防
         首先,要对新进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使其熟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作业风险和防范措施等,在认真教育下加深员工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防护知识。特种设备人员更要加强学习,做到百分百持证上岗。每月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培训内容要与岗位实际需求相符合,员工在经过考核后才可允许上岗。后续还要不定期考察员工安全知识、应急处置措施等,提高员工安全学习积极性,全员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落实好监督检查工作,排除现场安全隐患。企业领导要加强自身管理,并要求各部门负起自身职责,加大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施工期间反复检查现场安全设施,并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和宿舍等区域存在安全隐患,依据排查结果要求施工单位明确责任、先期整改,施工现场相关人员在互相监督下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可以逐级上报,落实确实存在违章违纪行为则严厉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5]。
4.5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第一要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达标。要针对施工人员行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过硬,在上岗前进行严格考核,还要控制好人员数量,避免出现过剩或者紧缺的问题。然后就是要控制好机械设备质量,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还要做好施工技术手段管理,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企业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第二要实现专业的施工过程检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紧、任务中,在完成围堰施工后往往需快速开挖土方、浇筑基础混凝土,因此应尽早完成水面线下施工作业。通常需要一边进行开挖作业,一边浇筑混凝土,而开挖中会采用到爆破技术,如果控制不当会影响到已完工混凝土,企业应重视起这一问题,使用先进检测仪器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专业化检测,保证爆破安全和其它永久建筑结构质量。
4.6严格把控目标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明确具体责任。定期考核、评估,引入竞争策略,将目标管理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淘汰不合格施工单位。通过对工程项目法人权限的合法明确,来确定施工管理责任、目标责任,严格把控工程管理目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合同签订方面,要按照科学、可靠原则进行目标设置、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在法律和合同约束下规范施工程序、各方权责,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目标顺利实现。
4.7施工进度控制
         为保障工程能够按期完成,要落实好进度控制措施。施工组织方面落实好项目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明确其具体分工和职责。层层分解项目并建立编码体系,合理设定确定进度协调制度,其中包含协调会议时间和人员等。科学分析会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技术层面,在保证质量和安全问题下,采取合适技术措施加快施工。合向措施方面,可以采取分段发包、提前施工、协调各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等举措。此外就是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进度报告等,方便调控。
4.8施工成本管控
(1)提高施工成本控制队伍的素质,
         定期培训在职财务会计人员,更新和完善其成本控制理念和理论知识,提高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水准和技能。施工单位要严格规范财会人员招聘,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引进高素质、经验丰富以及职业道德良好的财会工作人员。
(2)高效合理应用施工材料与设备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主要就是材料和设备方面,其使用状况、采购成本将会影响成本控制与管理成效。因此要实现合理、高效应用,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3)创新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技术
         施工单位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成本控制管理技术和方法,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技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4)制定科学成本控制方案
         施工成本方案中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目标与计划成本,施工中参照成本目标制定控制策略,实现各项资金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5)完善施工成本及管理体制
         规范管理项目施工质量、资源、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和进度等,规范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行为,确保成本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管理是重要影响因素,要保证工程项目效益的发挥,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严格把控目标管理,完善管理策略等,解决当前存在问题,优化施工管理工作,促进水利建设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腾.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0-121.
[2]俞东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J].价值工程,2019,38(33):32-34.
[3]何建敏.简析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545.
[4]王院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1828.
[5]高玉荣.水利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关键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