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水工程是建筑项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防水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为了确保防水工程实施到位,不仅需要按有关标准进行施工,更需要严把防水材料的质量关,而保证防水材料符合相关规范的关键是有效检测防水材料。为此,本文对防水材料的检测要点进行总结,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针对的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提升防水材料检测水平。
关键词:防水材料;检测;影响因素
前言
防水材料是建筑项目的基础性材料,其作用在于阻挡雨水渗入建筑之中,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项目当中。只有防水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其作用才能发挥出来。现阶段防水材料种类繁多,建筑企业需要借助检测方法来甄别出合格的产品。防水材料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要点执行,尽可能降低不良因素对检测的影响,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检测防水材料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质量
对建筑项目而言,防水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如若防水工程质量不过关,会对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项目开展之处,防水工作就开始进行。如果没有对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或检测不到位,防水工程就会出现纰漏。待建筑项目完工后,建筑被雨水渗透,从而导致建筑漏水。这时在进行补救措施,工程量就会增大,同时施工的难度也会急剧增加。所以说,严把防水材料的检测关可以确保建筑项目的正常使用,对于提升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降低成本
一般来说,建筑项目的规模较大,需要投入很多人力、财力。倘若选择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就要重新更换材料,对本就耗费大量资源的建筑项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建筑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从项目中收获足够多的利益,所以建筑企业十分重视成本控制。再加上国家一直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要求建筑企业避免资源浪费。开展有效的防水材料检测工作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应重视的事情,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之中挑选出物美价廉的材料,一方面选材符合建筑项目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收获效益。可以看出,防水材料的检测对于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每一个建筑企业重视起来,在收获效益的同时又响应了国家号召。
二、防水材料的检测要点
(一)刚性材料检测
刚性材料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当前建材市场中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用膨胀水泥作为基料,另一类是用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料。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刚性材料,其性能均会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特性来进行操作,比如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料的刚性材料,施工人员需要在砂浆中添加外加剂,这样才能让材料的防水效果更佳显著。无论检测哪类刚性材料,检测人员均需要根据我国防水材料检测标准来完成,检测前掌握材料的特性,对其力学性能和防水能力进行检测。在检测刚性材料力学性能的时候,检测人员需要科学配比,使得水泥、沙石、水的比例达到标准。样品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开展七天、三十天的养护工作,养护完成后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在检测刚性材料防水能力的时候,检测人员需要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两组样品需具备同样的流动度,根据流程对样品进行防水检测。需要注意是检测期间需要做好环境温湿度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二)柔性材料检测
柔性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涂料类,另一类是卷材类。类别不同,检测过程也会有所差异。卷材材料检测开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将所有样品放置在同一(标准规定的)环境中,放置一天(时间不少于24h)。卷材拉伸试验检测时将样品置于夹具中间,根据材料特性和不同试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试验,直至样品发生断裂。试验需横向纵向各测试5组,分别计算平均值作为结果。在拉伸过程中仔细观察样品分离情况,找出样品的延伸率和拉力峰值。涂料材料大多是液态,需要对其进行成型、养护处理,处理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测。
三、影响防水材料检测结果的因素
(一)样品因素
样品是检测的基础,其制备是否标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样品制备时没有遵循相关标准,这样的样品是不合格的,即便检测流程准确无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存在偏差。即便样品制备符合标准,但检测过程中并未按照相关流程,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二)设备因素
样品是在设备上完成检测,从而得出检测结果,那么结果是否准确与设备的性能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高精度、合理的检测量程的设备才符合我国防水材料检测要求。设备精度低,检测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设备检测量程不足,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就会降低,并且样品检测量程超过设备,还会给设备本身造成一定破坏。
(三)环境因素
检测结果除了受到样品、设备所影响,还会受到检测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温度、湿度,检测结果也会不同。比如在高温低湿环境下,样品形状容易发生改变,其防水性能会大幅度降低。再比如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样品不易延展。样品较为致密,其防水性自然而然会提高。可以看出,环境发生变化,对样品检测结果也会造成影响。
(四)人为因素
防水材料从制备、检测、计算结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检测人员制备工序不了解、操作未按流程,计算结果过于片面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使得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不准确的检测结果会让建筑企业误认为材料合格,施工结束后防水材料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建筑企业需要对防水工程进行返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对建筑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提高防水材料检测准确性的策略
(一)严格把控样品制备
要想检测结果准确,在制备样品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把控。检测人员需要掌握样品制备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制备样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别的防水材料,其样品的制备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在制备样品前查阅相关资料,熟知每一类别样品的检测方式以及对样品的要求。只有检测人员制备合格样品,才能确保样品可用于检测。
(二)择优选择检测设备
在挑选设备之前,检测人员要掌握样品相关指标,让设备的量程足够满足样品检测需要。倘若实验室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检测需要,需要在设备市场购买,设备购买的第一要素是符合国家规范,满足检测要求。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可采用多设备检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真实有效的检测结果。
(三)严格把控检测环境
给防水材料提供一个优越的检测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研究表明,将温度控制在21-25摄氏度内,同时保持40%-60%的湿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高。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始前需要将室内环境调节到最优,在检测过程中密切关注环境变化,确保样品在最优环境中完成制备、检测工序。
(四)加强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
建筑企业选择具有资质的检测人员,并对其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增强其技术能力。另外,鼓励检测人员开展自我学习,从而弥补自身不足。此外,企业应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技能测评,通过此方式来确保检测的规范性。
五、总结
防水材料检测是建筑项目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检测准确,才能避免企业使用假冒伪劣材料。在检测中应当根据材料特性来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同时尽可能规避不良因素影响,从而确保结果是真实、准确的,进而确保建筑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许燕华. 建筑防水材料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新科技,2019(16)
:72-74.
[2]钱佳佳.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9(28):
67-68.
[3]汪良,张超. 建筑防水材料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