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和设备逐渐成熟,但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成本,怎样节省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装配式建筑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进行探究,旨在能够为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化和设计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1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一种新型方式。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环保类的建筑形式,是提升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装配式建筑工程开展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现状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2 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构件来进行整个工程的后期建设,和一般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造速度非常快,耗时短,并且受气候天气等条件制约小,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劳动力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建筑的质量。②装配式建筑楼板主要是采用的是叠合楼板,在隔音效果的标准上,不仅与现浇楼板一致,而且平整度好、节约材料、方便施工。③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家大部分都采用叠合楼板,不仅具有良好的隔音等性能同时也可以节约劳动力。
3 装配式建筑造价差异原因
3.1 建筑规模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起步比较晚,目前在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很多的技术手段,还具有上升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制造工序非常复杂,目前我国很多厂家还不能对建筑构件进行批量的生产。现如今市场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导致装备式构件成本非常高,如果未来装配式建筑市场的需求量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之后,厂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其固定的成本投入将会下降,所以,我国相关方面应加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推广力度,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经济效益。
3.2 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
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将提前做好构件加工工作,并要将其运输到内部施工现场,这样能够为施工人员顺利开展建设工作创造条件。基于此,无论是在构件生产还是在成本控制的环节,都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转化场地。转化场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因素对装配式工程造价的影响,就要不断提升其监督管理力度,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做好及时反馈工作。而在实际开展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时,其监督管理力度比较弱,时间与场地管理工作转换速度缓慢,管理人员与监理单位缺乏沟通;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致使成本管控质量始终停滞不前。
4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
4.1 严格监理机制深入到成本管控的全过程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需要深入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规划设计阶段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这一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保证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对管理方案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分析保证控制的目标原理以及重点管控对象,加强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完善的管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于成本的监督管理力度,管理人员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把控,确定造价预算方案的引导性,加强对于施工中用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问题加强考核,保证施工中所有的变更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工程竣工阶段,监理单位也应该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态度,将施工中用到的信息和数据全面收集,进行精准的计算,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结算,对于偏差较大的环节应加大审核力度,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造价管理水平。
4.2 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强化造价管控力度
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违法违规的现象,要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激励与鼓励。这就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造价管控水平,引导监理人员以及建筑施工人员参加到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能够全面落实惩罚与激励工作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营造健康舒适的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氛围;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人员进行动态化管,积极运用BIM技术制定奖惩机制,在紧跟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管控状况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造价管控力度。
4.3 优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流程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深受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人员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施工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实现对建筑施工平面设计信息的汇总分析,将分析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建筑受力情况,从而在遇到施工设定不合理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整改施工方案。①方案设计阶段。考虑到立面底部基座及女儿墙屋顶构架的造型复杂,复制率低。1层及女儿墙以上部分不考虑PC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的优先顺序为: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外墙(含预制凸窗)、预制叠合楼板、预制非承重内隔墙等。并在方案制定的时候尽量统一构件的开洞尺寸和大小。②总体设计阶段。对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需要严格把控剪力墙承担地震倾覆力矩能力,将地震倾覆力矩设定为小于结构底部总体倾覆力矩的50%。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节点区域的钢筋构造和现浇结构相同。
4.4 优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计算
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自身局限,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需要额外多考虑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预制构件的质量。装配式结构中涉及到较多的构配件,比如牛腿柱、板等,构件之间的连接比较复杂,在吊装和拼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利用所获得的施工现场信息和BIM技术来进行三维建模,之后借助可视化技术来以形象的方式呈现模型,模拟施工现场的真实拼接情况,实现精准计算。科学合理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事业行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装配式建筑工程工作内容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现阶段,工程建筑单位越来越注重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像: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与落实工作存在差异、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等现象严重。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为今后顺利开展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 程佳.试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6):123-124.
[2] 王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8.
[3] 郑小曼.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20.
[4] 武郁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17):71-74.
[5] 严国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