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与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园林工程逐步变成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但使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而且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其属于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前言:园林景观的施工和通常的土建施工存在较大差别,具备特殊的要求,需要其不但和精神文明的要求相符合,而且实现人们物质文明的要求,以及兼顾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尽量地降低维护、操作、建设成本。
1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是在相应的区域之内结合艺术方式与工程技术方式,以及结合园路的布置、建筑小品的营建、树木花草的种植、地形的改造等方式形成的优美风景园林绿地或自然游玩环境工程。园林建设过程要求精细技术的应用,只有保障施工时一系列部门以及程序的彼此协调,才可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为此,园林绿化过程施工管理显得非常关键。
1.1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措施
在园林绿化过程施工之前,都需要重复确认施工图纸,以及在施工图纸上标注材料的标准,因此采购材料者务必认真地根据标准执行,尽管由市场进货端可以采购施工要求的材料,也具备非常多的进货端可供选择,然而,不管怎样选用供货端,都务必确保材料质量的达标。这也需要质量检测部门认真地根据相应的标准检测材料,对各批次的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排查。并且,认真地记录各批次材料入库之前的采购时间和采购渠道等,如此一来,不但能够确保原材料质量有据可查,而且能够在出现问题之后实时地处理,从而实施相应的整顿措施。
1.2植被成活率的管理措施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需要牵涉到非常多的植被,而在各种外部条件、各种气候状况、不同季节的因素下所体现的形态特点存在差异性。植被无论是对土壤,还是对气候和季节等的要求比较高,倘若马虎大意,那么将可能导致植被的成活率低或死亡,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系数。移栽植被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主导工作,这对成活率的标准提升,在进行施工时能够结合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升成活率。
1.3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措施
牵涉专业工种多、施工较易分散、占地面积较大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显著特征。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难以管理,这就要求确保合理、按时地衔接每一片施工区域和施工方面,以使施工管理的严谨性标准提升。在确保工期的基础上应实施分段施工的策略,以及将围栏增加于施工过程中,在关键的车流路口,增加交警和专人疏散交通。在进行夜间施工的时候,务必布置指示灯,放置于显著的区域。在施工时,应实时清理在外散落的废料与土壤。除此之外,专业工作者需要掌握植被的土质、生长特点、栽植时节、造景等情况,科学组织施工工期,进而体现最大化的效益,确保施工整体的正常开展。
2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措施
2.1抗旱灌溉技术
如果难以将优良的灌溉条件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绿植,那么容易造成绿植受到旱涝灾害。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有效体现抗旱灌溉技术的优势作用,结合各个季节的绿植要求的水量实施合理地灌溉。一般来讲,在春秋时的绿植,因为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需要使灌溉的水量适度增加,防止绿植缺水造成死亡。在夏季时,因为受到强光照的影响,植物叶面具备较强的蒸腾作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增加灌溉量,那么会导致叶面枯黄。因此,有关工作者应制订系统的灌溉计划,确保提高灌溉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也能够结合有关仪器体现辅助价值,像是应用土壤水分温度速测仪,其能够对土壤含水多少进行准确地分析,从而将有效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抗旱灌溉技术实施中。
2.2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生长,在出现大规模病虫害的情况下,会使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受损,因此需要结合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植物的顺利生长。一是有关工作者应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系统地把握较容易出现的害虫种类,且根据害虫的生物特点执行有目的性的防治措施,防止之后泛滥而降低园林建设质量。
二是由区域政府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实施疾病检疫工作,避免单株植物因为存在病害而波及整体植被群体。三是能够结合适度栽培植被的手段降低外界物种侵害或有害生物种群量,如此一来,才可以使植被自身补偿能力和耐害能力提升,防止植被受到病虫害的破坏。四是能够结合实际现状,在具备较多害虫的区域饲养害虫的天敌,且在不污染空气的前提下通过以鸟治虫或以菌治虫的手段给植被创设优良的生存场所。
2.3支撑养护技术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不但应种植小规模的绿植,而且需要栽培大规模的乔木。在此过程中,如果可以科学地应用支撑养护技术,那么能够提高乔木成活率。鉴于此,有关工作者需要真正地贯彻实施乔木支撑养护工作,结合支撑柱的设置来固定乔木,防止其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倒塌或倾斜的情况。除此之外,应用支撑养护技术还能够使乔木根系的承载压力减小,保障乔木根系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如果植被缺少有效的支撑柱,那么会造成植被树木倒伏和枝干折断。
2.4土壤养护和防寒养护技术
园林植物对土壤的条件标准比较高,因此想要使植物的成活率提升,就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范围的土壤应用有效的养护技术。一是能够监测土壤的条件,且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适度地增加营养成分,确保植物的优良生长。除此之外,还应将植被防寒技术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因为绝大多数的区域存在显著的节气划分,所以在寒冷的节气如果不能够对植物实施防寒养护工作,那么会使植被存在冻伤的情况,从而使园林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降低。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根据园林植被的气候条件、生长状态等对其应用防寒养护技术,具体来讲,涵盖灌冻水、涂白喷白植被枝干、植被根覆土等技术,这样可以使植被不容易冻伤,进而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植被的正常生长,最终实现理想的园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保障措施
3.1确保施工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者的素质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让要求达场地的施工者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素养,这样才可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施工者的经验也是十分关键的,施工者只有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才可以和设计师开展良好的互动交流,更加精准地把握设计师的意图,从而结合高效的施工加以体现。
3.2做好图纸交接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功的根本所在,在结束图纸设计支护,应向施工技术工作者提交,且务必确保技术工作者真正地把握图纸的实质内涵,只有根据图纸认真进行施工,才可以正常地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
3.3提高验收质量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务必严格落实验收事宜,只有确保阶段性工作的高效高质完成,才可以确保最终结果的高质化。在进行验收时,务必全面地兼顾自然环境、美观度、安全性等一些要素,以及结合科学的方式实施管理验收,实时整改存在的不足之处,确保各个环节都不存在缺陷,进而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工作而言,应实施有效的施工材料质量、植被成活率、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措施,并且注重抗旱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支撑养护技术,以及土壤养护和防寒养护技术的应用。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进而充分地体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实现人类物质生活提高后而要美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及养护管理探讨[J].张璐.科技创新导报.2019(12).
[2]浅析园林工程施工养护管理[J].黄明通,程丽文.南方农业.2019(09).
[3]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探讨[J].王怡.住宅与房地产.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