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简述

发表时间:2020/5/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 孙森林
[导读] 水利工程采用BIM设计能够在三维环境中开展设计
         摘要:水利工程采用BIM设计能够在三维环境中开展设计,不仅能将原本存在于人脑之中的工程以信息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地表达设计意图和检查错误,更重要的是通过要素对象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图纸和工程量动态关联、自动更新,省去大量重复的手动修改,将设计人员从机械低效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方案上,在提升设计效率的同时提升设计质量。此外,BIM的重要价值还在于信息的集成与传递,还可提取模型数据,进一步开展施工模拟、空间查询分析等深化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前言:BIM技术正在发生着极速的转变和升级,其具有了可视化、科学化、模拟性、优化性等诸多的特征,BIM技术的深入应用也被业内人士评为“又一次的技术革命”。2015年,我国有关部门特别下发了《关于推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相关建议》,从而进一步的深入将国有资金为核心投入的相关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全面的应用BIM技术。而现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BIM技术正在进行全新的革新与发展。数字化建模工作是水利项目工程应用的核心所在,可以说模型有效的承载了整体的信息源,BIM技术的深度应用首先要从模型的创建开始。将以我国内某一处小型的涵闸为例,结合实际的解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的相关应用。
         1BIM技术的整体介绍
         BIM技术是一种数据化工具,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整合各类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建造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共享和传递信息。BIM技术在项目建设中主要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等特点。BIM从中文的角度解析为建筑信息的深度化建模。BIM技术在电子信息设计等领域的技术的核心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有效的实现了传统二维建筑模型设计建筑形式向着三维建筑数字化设计建筑形式的全面改变。并且相关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进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BIM技术无法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进行单独的开展应用,BIM技术需要与其他的应用技术和设施同时组合应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通常最常应用的相关设施就是三维协同设计基础的平台的相关知名品牌。而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BIM技术包含了建筑工程当中的全面进程,可以更好的呈现建筑工程当中每一个阶段。
         2模型的创建解析
         2.1模型的创建平台解析
         BIM技术在现阶段发展非常迅速,主流的软件平台公司多不胜数。其中欧特克是BIM整体理念的开创企业,同时相关的软件平台也在不断的完善化,其中诸如AutoCAD的软件平台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其所建设的模型的信息承载度相对较差,欧派克公司也革新了相关的软件有效的补充了这一问题。使用者可以有效的创造有关的族文件,在项目环境当中需要进行统一的调整和组装,从而最终完成一座相对完整的工程模式。族是Revit当中一项功能强大的概念,从而更好的方便与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调整。而每一个族图元能够综合的定义不同的类型,而使用相关的族编辑器的过程当中,相关族的建设进程在预先设定的样板中进行开展,从而更好的创造现实应用的建筑构件以及图形的构件,可以很好的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在族当中有效的整合相关参数。而AutodeskRevit软件中有着多种应用的建设模型的工具,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相应复杂模型的建设,但是对于诸如小型的涵闸建筑物的建设仅能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高效的形成模型的建设。
         2.2涵闸底板模型的建设解析
         底面板式水利工程建筑当中核心构件之一,从相关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较为优异的创建方式是通过底面板的轮廓放样来进行相关的模型建立,同时可以借助调整轮廓后载入高效的修改底面板的相关样式以及尺寸。充分的应用Revi的参数化相关功能,将底面板的整体厚度以及底面板的顺水流向距离等进行有效的标准化设置,从而更加便利的开展底面板有关参数的调整。


         2.3涵闸墩墙模型的建设解析
         涵闸墩墙所应用的是墩墙模型的整体轮廓按照着厚度的方面进行有效的放样操作。墩墙的基本化轮廓的标准性能有宽和高以及排架的高等,设置好以上的参数之后就可以有效的开展轮廓图的绘制以及大小的恒定,从而最终完成墩墙的模型建立。门槽则可以有效的依据相关的尺寸标准从而建成空心体以及墩墙模型的拼接完成。其他部分的创建,诸如搭板等可以另外创造相关的操作,从而更好的与墩墙连接成为整体。
         2.4涵闸连接段翼墙模型建设
         涵闸的上游以及下游阶段的翼墙可以采用相同的轮廓族以及路径放样的形式进行深度的建立模型开展,而规范化的翼墙通过标准参数的调整,整体建立模型的效率也相对较高,而模型的后期调整也更为的简便。但是针对于某些小型的建筑项目之中,为了进一步的节省相关的工程资金投入,对于末节挡土墙经常应用高程、变截面的结构模式,这样的模型整体建设非常的系统化。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依据放样融合的方式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2.5涵闸连接U型槽模型的建设
         涵闸U型的槽结构通常都是变口的U型架构,其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放样融合的方式进行深度的建模开展,但往往有很多的上游以及下游的结构具备着消能防冲的功能,U型槽的底面板相同于消力池,因此也可以进行分组的建模开展。应用轮廓放样的方式完成U型槽的消力池底面板的模型建立,然后再次依照所需的扩散角度通过空心拉伸体进行剪切。通过拉伸体等操作的方式,从而建立出U型槽的墙体,从而有效的结合成为U型槽的全部。
         3实际项目当中的模型建立
         底面板、工作桥、翼墙等族模型的建设完成之后,就可以在项目文件中曲组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涵闸建筑物。依照通常的施工流程,需要先将底面板的模型载入到项目的文件之中,同时需要放置到设计的高程当中,此项底面板也是下一步所有构件放置的对比物。底面板设置到相应的位置之后就可以展开载入闸墩的操作,通过相关的操作指令从而精准的放置到相应的位置。闸墩整体放置完成之中可以进一步载入工作桥等相关的构件,高效的完成相关闸室的建设。载入U型槽架构,通过底面板为位置进行有效的设置。上游以及下游的U型槽的架构的标准会产生不能够完全一致的问题,可以依据不同的族文件载入到相应的位置。再通过U型槽作为相对应的对比物,从而有效的安置翼墙,最终完成核心水工结构的建模完成。Revit软件可以高效的建设房屋的建模,其中可以充分的应用诸如墙、窗、房顶三大功能模块,从而更加高效的完成相对简便的启闭机房的建设,如下图所示,即为创建启闭机房的整体模型建设的效果。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模型的相关软件应用以及开展方式也非常的多元化,不过无论是通过何等的方式和相关软件所建设的模型其必须要是信息的载体,建设的模型必须要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这也是模型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BIM课题组.设计企业BIM实施标准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宦国胜,王海俊,沈国华.水利工程中三维信息模型技术平台的比选和应用[J].江苏水利,2015(1):41-43.
         [3]左威龙,宦国胜,吝江峰,等.扶臂挡土墙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研究[C].第七届全国土坡工程技术大会会刊,贵阳.2015:41-44.
         [4]吝江峰,徐鹏,左威龙.基于Revit在水利工程中常规注释、标识二次开发[J].河南科技,2015,557(2):6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