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城镇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大规模增长,并且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项目总量不断增加。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中主要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与钢结构,提高了建筑工程后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应用已成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裂缝处理技术,浇筑技术,养护技术,螺栓装配技术以及焊接技术等。本文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快速地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其中,混凝土结构就是指将混凝土当做主要的组成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素混凝土结构。而钢结构则是以钢制材料为基础制作的结构,组成构件包括钢桁架、钢柱与钢梁等,而其中所包含的部件是通过焊接技术和螺栓技术来实现之间的连接。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被广泛使用。为此,对于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1)原材料质量
如果水泥过期、外加剂的质量不符合标准、钢筋的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或骨料中包含的有害杂质超标等都属于原材料质量问题,这将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配比不合理
原材料配比不合理不可避免地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如水泥和骨料的科学配比不当或所使用的外加剂占比不当,都不同影响到了施工质量。
(3)施工操作和工序交接有待完善
在施工项目进行建设中,若搅拌运输的时间相对较长、浇筑的速度太快、模板的刚度不符合标准或钢筋骨架的结构不够合理等,都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上一工序完成且验收合格的情况下,再进行交接程序。一旦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出现,应立即进行处理修复。随后,进行第二次验收,只有符合要求后才可以在后期施工建设中进行。
(4)和易性因素和易性指对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流动性以及粘聚性的合理表达。若混凝土的和易性效果是理想的,那么混凝土振实的难度就会降低,从而避免出现离析的情况,而且浇筑的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根据实践经验的分析发现,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理想状态,可以促进作业开展,从而减少低离析问题出现的概率。
(5)温度与湿度因素
如果环境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改变过于明显,则混凝土与钢筋就很容易出现腐蚀问题,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混凝土会发生裂缝情况。可能还会产生材料强度下降、构件承载能够降低等多方面问题。
(6)构件受力发生形变
拉伸、扭转、压缩与弯曲等是最常见的外力因素局势,若发生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使内应力高于材料的强度,这将影响混凝土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承重结构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是很重要的,是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人员安全的保证。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外界因素很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拉力有很大的影响。若在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过多或者裂缝程度大的情况时,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断裂或坍塌,这是非常容易使施工人员受伤的,因此,必须要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高并且施工技术不规范或混凝土养护环境因素控制不当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现象。所以,要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相应的控制,确保施工时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并且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标准,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和养护施工的质量。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环境通风顺畅,以此提高养护效果。
2.2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混凝土浇筑施工。
此环节在进行时,施工人员必须清楚地掌握混凝土浇筑的方案,明确浇筑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清洁浇筑模板,以防模板内部出现杂质或灰尘。还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的平整度,如果有残缺或凹凸不平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处理修复,以确保模板的平整,才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表面平整又美观。当以上准备工作完成时,则需要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在进行此施工时,需要对钢筋的数量进行审查,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也要相应地节约施工材料。而且,混凝土浇筑施工要连续进行,以避免间隔较长时间影响浇注施工效果。总之,现场施工监管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问题,以确保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三、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3.1平面布置与结构选型
建筑平面整体结构相对平坦,均匀分布且变化幅度小时,可使用钢结构技术。若施工环境恶劣,分布不均,则很难保证钢结构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并且减小建筑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建筑物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既要充分发挥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的优势,还要控制其由于风力发生平移的现象,重点研究抗侧力结构。抗侧力的设计主要涉及电梯以及楼梯方面,若水平位移不能被很好地控制,就有必要对钢结构中每以个墙体都做好抗侧力设计。
3.2地脚螺栓预埋
地脚螺栓预埋的技术是钢结构建筑之中有效技术之一,其所预埋位置和强度会对钢结构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当进行钢板定位时,需要确保钢板的厚底,通常大约为在7厘米左右,之后再进行脚螺栓定位。并且进行操作时,要注意钢板尺寸和钢柱的底垫板尺寸需要相对应,并且在钢板底部机的螺栓上配置止退调节的螺栓,可以使上部螺栓对螺母调节发挥固定的作用。
3.3钢结构吊装
吊装的技术主要有钢梁吊装和钢柱吊装等技术。在钢结构中,钢柱为主要的竖向构件,并且钢柱与建筑物层高及总高有着密切联系。为此,在钢结构建筑施工时需重点注意竖向荷载的作用下钢柱产生压缩与变形的情况,并且需要考虑到焊缝收缩形变。在进行吊装钢梁之前,施工人员为了保障钢梁顺利安装,都会对钢柱标高与轴线的距离进行检查。在主梁吊装之前,为了保障安装时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都会在梁上安置扶手杆与扶手绳。
3.4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
在进行钢柱与梁之间的连接时,必须要按照工程设计的工序进行。对于梁、钢柱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连接,而对于腹板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高强度的螺栓和双面拼接板连接。当对一个节柱上的各个梁柱节点进行紧固时,首先要将柱子的上梁部梁柱节点进行紧固,再重复操作紧固下梁部梁柱节点,以上两点操作完成后,就对柱子的中部梁柱节点进行最后的紧固。当所有组件都被连接时,连接钢结构的工作就完成了。
2.5焊接施工
在进行焊接施工时,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将导致钢结构焊接质量难以达到工程标准。所以,在进行焊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事项。
(1)在选取焊接工人时,要选取技术高超并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而减少焊接时出现的质量问题。
(2)在进行焊接施工时,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焊接设备、设备摆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做好防火措施及自我防护等。并且,既要注意购买的焊接设备是否合格,又要确定焊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且满足施工需求。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焊条。
(3)焊接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必须符合焊接操作规章的框架,要有计划和顺序进行焊接。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与钢结构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构造,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定要保证相关结构的质量问题,并且提高相关的技术操作,这样才能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振晓.探析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建材, 2018.
[2]廖维海.浅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
[3]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