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混凝土生产量越来越大,大量优质的天然资源和工业废渣被用于生产水泥、矿物掺和料和砂石骨料。随着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天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工业废渣的供应也日渐紧张。此外,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的要求使水泥的品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游工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工业废渣的品质发生变化,种种变化导致生产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品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检测控制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建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众多原材料的搭配组合之下就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混凝土。事实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质量高低和混凝土性能紧密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混凝土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检测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水泥性能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也是对混凝土性能形象巨大的材料。控制水泥的性能指标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泥的轻度、碱性、氯离子含量等是控制水泥的性能的关键指标。水泥强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的质量,也是水泥合格的标准。水泥的凝结时间会受到水泥碱含量的影响,如果水泥中碱含量过大,水泥凝结速度就会变快,甚至还会和混凝土中的其他原材料发生化学发反应,所以需要警醒严格控制,必须低于必须低于0.6%。不仅如此,混凝土耐久性会受到水泥氯离子含量的影响,氯离子会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除此之外,水泥的其他性能指标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1.2粉煤灰的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分为多个等级,选用Ⅰ级粉煤灰,利用Ⅰ级粉煤灰内含的玻璃微珠润滑作用,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掺量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掺活性粉煤灰可以节约10~15%的水泥,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幅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可以明显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很有利,同时可以使混凝土更加致密、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久性。改善了泌水性和离析现象,对于粉煤灰本身存在的球形玻璃体效应,能够得到更好的减阻效果。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需要放出热量,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中会出现由于中心与边缘存在温度差而产生应力,导致裂缝。由于粉煤灰的掺加有助于减少在混凝土的内部因为水化热而产生的升温,降低了混凝土因热膨胀出现裂缝的危险。粉煤灰的细度是根据45μm的负压筛的筛余来控制的。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硅铝氧化物,可以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二次水化反应,粉煤灰越细,能够使参与二次水化反应的界面增大,能够让二次水化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贡献。粉煤灰烧失量主要是体现含碳量的多少,粉煤灰的烧失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也是评定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贡献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质量高的粉煤灰细度小,其中直径小于45μm的部分占多数,这些球状玻璃体表面光滑并且性能稳定,在混凝土中起到了类似滚珠轴承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粉煤灰烧失量的高低可以体现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含碳量高,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就会导致需水量比上升。粉煤灰烧矢量小于等于3.0%,需水量比小于等于100%,细度小于等于12%。
1.3集料指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集料是混凝土的关键部分,由集料嵌合构成的骨架结构是混凝土强度和承载力的关键。集料包括碎石和砂,通过科学的配合比共同组成混凝土的一部分。在砂的控制中,需要对砂的集配和细度模数等警醒控制,其中砂的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内容,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砂的化学成分也要进行限制,防止与其他集料发生反应。在碎石的控制中,主要控制碎石的密度、强度、针片状等技术指标性。
这些指标能够影响混凝土性能,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集配,就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混凝土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强度。
2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控制技术
2.1河砂检测
混凝土材料中的配置离不开砂石,而且砂石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级配。因此,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强对混凝土中的砂石配置检测,可以充分保障混凝土的质量。通常情况下,检测人员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对混凝土材料实施压碎值的测定,在这一检测方法中,如果出现砂石的压碎值较大的情况,这就说明该砂石不能满足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如果混凝土材料中的大量砂石形态为针片状,同时配置混凝土材料就会出现较大的空隙率,此时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从当前所采用的砂石角度分析,基本材料的是河砂,此时就需要检测人员控制好河砂的质量。一般情况下,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河沙中是否出现大量泥块,因为泥块越多,河砂中含泥量也会越大,这就影响混凝土所需要的强度,同时在施工中混凝土所具有的耐久性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如果在配置混凝土中采用的是细砂和粗砂,此时检测人员就需要重点控制好砂率。
2.2集料和拌和用水检测
在进行混凝土的生产时,首先要对混凝土的拌和用水进行控制。拌和用水必须干净清洁,同时水中的有害离子在标准要求范围之内。在使用前,需要水源地的水质进行检测,通过对其中酸碱离子的含量分析,确定是否适合用于目标混凝土的拌和。在集料的选择时,碎石的形状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需要碎石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由于混凝土标准的不同会影响石子性能的评定,在高标号混凝土中需要严格控制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并且对石子的集配进行优化,确保混凝土性能不受影响。在沙子的选择上,需要使用河砂作为原材料,并且控制河砂的含泥量,如果存在肉眼可见泥块或者搓动中产生大量的泥粉,则不允许使用。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必须使用机制砂作为原材料,使砂的性能得到精确控制。
2.3外加剂检测
混凝土材料在配置过程中,为了保障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可以提升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工作人员通常会在其中适当添加一定粉煤灰,这就使得混凝土材料在配置完成之后可以很好地泵送以及浇筑成型,还可以减少混凝土在施工中所出现的坍落问题。检测人员就需要加强对添加物的质量控制才可以很好地保障混凝土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在配置混凝土材料中,添加粉煤灰之后就需要适度减少水泥的用量,因为粉煤灰在水化之后所释放的热量不多,所以控制好添加物的性能以及用量,就可以很好地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原材料,在运用过程中人们通过加强对混凝土检测,同时从材料调配中的选材阶段就加强检测和质量控制,充分保障整个混凝土的质量。但是,由于混凝土材料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因此,只要其中一种材料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都会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工作人员在运用混凝土材料中,就需要重视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进而有效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为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游元德.探讨混凝土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检测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8~19.
[2]田国力.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准化,,2018(12).
[3]张文恩.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08).
[4]姜廷瑞,丛章戋,王连玉.浅谈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J].建筑与预算,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