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发展之迅速,整个业界已是有目共睹,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各类BIM技术的相关课程。基于BIM技术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BIM技术中各项技能要求。而通过文中的基于项目驱动式的BIM技术教学方式,能改变原有的沉闷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融入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大大提升上课效率。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BIM技术;教学研究
1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对政府而言,BIM技术对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更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基础数据支撑,被称为继CAD技术后建筑业又一重要的更彻底的产业革命。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最大热点。
2 BIM教学的教学现状
BIM的迅猛发展在各高校中掀起了一股BIM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潮,各土建类专业都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开设BIM相关的课程。各类BIM软件公司也都把高校作为市场主战场,不遗余力地进行软件推广,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但作为新生技术,其在教学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面向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城乡规划4个本科专业开设了建筑结构、管综MEP、BIM绿建分析与应用、BIM景观装修、BIM工程计量与造价分析、BIM工程管理及运营维护等课程。这些课程并不是要求每位学生全部选修,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纯粹从课程开设上很难让学生系统学习BIM的相关技能,主要表现在:(1)对BIM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不仅仅是学界,业界对BIM的认识甚至定义也有多种说法,这就给制定培养目标增加了难度。(2)BIM课程开设单一,受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数限制,分给BIM相关课程的学分不可能太多,这就限制了课程量,导致学生学习BIM不系统。(3)师资限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对新生技术而言,教师也不是掌握的十分熟练,且有意愿学习BIM相关软件的大都为年轻教师,BIM教育现状仍处于中低水平,受过培训的BIM师资缺乏。(4)BIM软件供应商较多,目前有广联达、斯维尔、鲁班软件、海迈软件、栢慕软件、晨曦软件等,这些软件供应商基本都是免费提供一定时效的软件使用以利于在学校推广。这在BIM的教学中导致混乱,要求教师去掌握多家公司的软件是不切实际的,且也不可能向学生教授多种BIM软件。此外,这些软件如果一起都安装在电脑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兼容,对电脑硬件要求也较高。
3以项目驱动的BIM教学实践
3.1 BIM教学的改革思路
面对社会用人需求和学生兴趣不同,学校的BIM教学资源整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BIM的积极性和调动所有的教学资源。落实BIM实践,参加学科竞赛,培养专业技能,并给出较为详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最后提出促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如校企合作,实践培养,以赛促学,发挥协会作用等。
3.2项目实施及效果
(1)BIM竞赛的组织在BIM的教学过程中,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项目以提升教学效果,但BIM有多门相关课程,涉及专业也有多个,因此以BIM学生竞赛为抓手,学院专门成立学生BIM竞赛中心,负责统筹组织各类赛事,并根据国赛的举办类型和时间,先在校内进行初赛。学生自由组队,3名一组,指导教师自选,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进行组队。学院根据国赛比赛要求对学生进行两周的统一培训,之后开放机房让学生自由练习,在此期间安排教师定时下班辅导。校赛的组织还与BIM相关的厂商进行合作,如提供软件节点、技术支持等,一般于国赛前两个月进行,校赛冠亚军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国赛。从多年的实施来看,“以赛促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BIM竞赛每年都举办,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指定大三的学生参赛。学生参与面可以达到100%,相关的BIM课程考试一次通过率也能达到95%以上。从学生评教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以赛促学”的支持率最高。但是这种组织方式也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原因是在于没有把比赛成绩作为考核指标、没有硬性规定学习时长,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难免存在有部分学生(大约20%)不认真,甚至是消极应付比赛;而另一部分学生(大约30%)则表现极为出色,不但主动积极解决各类问题,所学到的技能甚至超出了大纲的要求,在学习时间上往往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途径,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经费和项目数也越来越多。但在实践过程中,此类项目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欠缺,一般是教师主动寻找学生进行大创项目申报。BIM有着较强的实践应用空间,因此学生往往申报的是创业项目,如“某某BIM工作室”,项目的实施周期是2年,项目的实施经费从1万元~10万元不等。通过大创项目的驱动,项目组同学学习BIM的热情和动力明显高于其他同学,这是由于大创项目明显带着硬性任务性质,而且学生掌握的BIM技能也能达到预期水平。但是这类创业项目最后很难获得实际项目的订单,一方面,学生难以向建筑市场需求拓展;另一方面,学生的BIM技能也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要获得认可仍然需要真实项目的训练。(3)BIM资格考证BIM资格证书目前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企业颁发(如REVIT、广联达等),另一类是由人社部颁发。由于学校自身师资限制,此类项目都是和软件公司合作,校企联合培训学生。这种以考促学的方式如果宣传到位,学生参与面还是很广的,对BIM的应用推广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BIM资格考证通过率较高,学生基本能掌握相关BIM软件的使用,但是深度不够,培训只是针对考证,因此缺乏系统训练。此外,涉及向学生收费和校企联合,项目实施程序较为复杂。
4结语
BIM技术短短几年时间快速发展,各高校土建类专业都纷纷开设BIM相关课程,传统的讲授授课方式未能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性,而通过项目驱动式的BIM教学,不但能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BIM的积极性,还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由于高校本身与企业市场应用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的BIM教学研究还需要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获得“即时顶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鼎.基于项目驱动式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探析[J].才智,2017(29):154.
[2]田萍果,毕雪芹.项目驱动式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7(07):68-69.
课题编码:GXHZJG2017B011,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BIM技术的模板脚手架模型制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