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陈志杰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陈志杰
[导读] 就目前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的地质问题。

         摘要:就目前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的地质问题。一些地质问题出现时,可能会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以及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并造成一些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关单位应当从多方面入手来保证地质治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全体工程人员共同努力来达到一个良好的地质治理效果。
         关键词:地质灾害;安全治理;质量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志码:B
         随着时代的慢慢推进,人们也不断地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的力度,目前施工工程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都有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要想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有一个较好的效果并且保证质量,就需要加大力度对整个工程的施工作业有一个全方位的监督[1]。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不断地应用较为完善的监督方式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常见的地质灾害
         产生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灾害加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在板块的运动和碰断过程中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人类的生活生产而影响到了自然变化规律产生的。我们可以将地质灾害划分成意外性地质灾害以及规律性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的种类主要就是地面坍塌、地震、冰川融化、海啸等和火山爆发、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面下沉等。对于那些突发的地质灾害人们通常的可预知性较小,所以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后人们通常会采取应急措施,并且其不但会造成经济亏损也会一定程度的存在人员伤亡。正是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并且大大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更要加大力度去防止这种灾害的发生[2]。
2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问题分析
         导致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自身技术不过硬。对于地质灾害施工,若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例如,焊接施工人员焊接技术水平不足,缺乏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焊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焊渣、焊接不牢、穿孔等问题,难以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薄弱。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根本目的,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的要求不够严格,没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而导致放低了自我要求,未能真正重视施工质量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3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现阶段,我国针对存在的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问题,提出了锚索质量控制、俢砌石质挡墙、抗滑桩以及施工阶段控制等施工质量强化措施,如图1所示。
        
         3.1锚索质量控制
         针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锚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发挥着加固防滑作用。在强化锚索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质量控制。首先是材料选择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在强度与防腐方面应具备较高的保障,同时,要考虑安装便利性问题,如此才能保障山体或地下工程等灾害治理的施工质量。其次,在施工钻孔控制方面,以专业审核标准控制钻孔大小及深度,并确保脚手架有较好的稳定性,避免脚手架移动对钻孔施工造成影响[4]。对于塌孔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止钻孔,并采取注浆法等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彻底完成后才能进行钻孔。再者,在钻孔机选择方面,应选择质量有保障的钻孔机,以有效减小钻孔施工误差,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施工质量。最后,在注浆控制方面,要确保注浆原始材料搅拌均匀、充分,将浆液倒入浆液搅拌机之前,必须将管道内杂物清洗干净,保障浆液注射具有较好的流通性,使管道内部填浆充分。

认真检查管道底部,对未填充的地方进行及时补充。如此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将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有效控制。
         3.2修砌石挡墙质量控制
         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中,浆砌石挡墙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主要以拦截、阻挡等方法阻止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首先要求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要求测量边线、基准点、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其次,基槽开挖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其开挖深度与规模,若遇到地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更换填充措施,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做好砌筑材料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工作,预先做好砂石、水泥等材料的配比试验,确保施工材料性能充分满足施工要求,砌筑时应同步做好排水措施[5]。
         3.3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进行灌注桩施工时,抗滑桩施工方案也是施工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施工质量控制:(1)桩位选择。充分了解桩位情况确保桩位选择的准确,不允许出现较大的误差。(2)挖桩过程控制。关键在于预先做好地形地貌的勘测工作,对施工尺寸、好桩孔深度、高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并控制好挖掘底部与预先设计高度之间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约10m停止挖桩。(3)灌注混凝土。这是提高钻孔牢固性能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确保钻孔及孔内施工充分满足要求,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过程,避免对孔洞造成破坏。(4)做好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要对各个钻孔的大小、深度等数据进行审查,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避免后续使用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混凝土施工,应严格参照相关标准,采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手段进行检查,保障较高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
         3.4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必须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充分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材料准备、落实成本预算工作,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问题进行预测与制定防控措施,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排,结合施工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与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施工中,要严格落实相关规范制度,做好技术施工与技术性勘查工作,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应施工要求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使其充掌握施工需求技能,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完成施工后,通过实际施工参数与设计数据的对比,做好误差检验工作,对于验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做好后续的治理效果跟踪工作,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展的最初目的便是对地质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尽量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并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理效果。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需要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以此来保证治理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有关单位一定要总结施工经验并不断地对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优化和调整,共同努力来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工作目标并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恒.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35):86-87.
[2]杨荣.如何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J].智库时代,2017(12):43+52.
[3]吕胜坤.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6):184-185.
[4]海连富.浅析如何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11):255.
[5]焦桂权.浅谈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2(03):485+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