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当中,工程造价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使其成为了一项工作重点。工程造价涉及到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就使得对其实施管理与控制也应该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当中,落实系统化、动态化的管控原则。本文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意义作为着手点,分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现状,并对相关的管控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前言: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建设单位需要根据造价管理对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造价管理对工程款项进行结算。在制定投资决策、招投标、设计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等环节都涉及到工程造价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流程并不是固定且静态化的,这就需要从动态化的角度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依据,以达到建筑工程的预期成果。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意义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主要指的是为了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所形成的每一项费用的总和。由于在施工中存在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使得工程造价的规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工程量、计价方式以及合同内容等方面都可能对造价管理形成影响。因此,要想避免由于工程造价的原因而影响正常工程竣工计划,就应该从动态化的角度实施造价管控[1]。从本质性的角度来看,实施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需要从工程质量、合同管理、工程计价等方面进行监督与控制。只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造价项目,才能达到兼顾成本规模最优与保证工程质量的双重目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得到提升。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现状
首先,观念存在偏差。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对造价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使得观念存在偏差。例如,有些施工单位片面的认为缩短工期,或者降低施工安全与文明方面的要求就能有效缩减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并没有认识到工程造价的系统性和动态化的特点。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对建筑工程顺利竣工形成不利的影响;其次,管理体系落后。动态化的管理理念要求相关单位从多个方面对成本实施控制,比如,投资决策、施工环节、竣工结算等。这就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这几个层面共同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造价管理体系并不够完善,具有落后性;最后,管理效果不够明显。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工作其复杂程度较高,也比较容易发生一些意外[2]。例如,材料出入库、施工人员流动、安全宣传、质量检查等多个方面之间同时存在制约与促进的双重关系,这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很容易造成成本与造价的无效增加。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措施
(一)强化相关单位的动态化造价管理意识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对建筑工程造价所实施的管理工作都较为粗放,很多建筑单位并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形成深入的认识,没有掌握动态化管理方法和措施。因此,要想使建筑单位能够从思想层面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形成高度认知,就应该融入先进性的管理模式,将动态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相关单位造价部门的综合水平,促进动态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二)有效控制投资决策环节
在动态化理念导向下,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应该侧重于整体策略、管理内容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设计可行性较强的管理计划。例如,建设单位应该组织相关岗位的人员将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涉及的造价项目实施评估,根据岗位进行针对性控制。
在作出项目决策前,应该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比如,地质水文情况、建筑材料价格、机器设备、电力资源等。工程造价的规模与工程建设标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在决策环节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完成立项报告[3]。一般情况下,应该对多个方案进行对比,从而选出一个最佳方案,或者综合各个方案的优点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可以以达到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以达到合理管控造价的目标。编制工程预算对价格变动因素、工期延长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控制工程造价。
(三)严格把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度控制等,而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价格、规格、供应渠道、质量等方面也能影响建筑项目的成本规模、工期以及安全等方面。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应该对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全面考察,避免因为材料及施工方面的问题造成成本规模扩大,影响造价管理效果。首先,建设单位应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以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招投标工作,严格控制高资质的单位中标后将工程项目分包给低资质的公司。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应该对竞标公司在施工经验、行业口碑、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其次,应该在招标中运用工程量计价报价的方法对竞标企业的报价依据进行量化,将其作为选择合作企业的依据。
(四)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的协调性
首先,在施工后期的检查时,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而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整改或返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则需要施工企业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长工期而造成成本规模扩大[4]。在进行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应该将施工质量作为首要原则,尽量规避上述问题,有效监督管道、防雷接地、电缆等隐蔽工程的质量;其次,一些施工单位会将重心放在成本控制上,而忽略了施工安全,从而形成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安全管理单位就会要求其整改而延长工期,使成本增加;最后,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工期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只有在这三个方面之间建立协调关系,才能够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以此为基础,合理缩短工期,使得工程造价成本规模得到缩减。
(五)做好工程项目竣工事后控制工作
在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如果达到合格的标准,就可以与施工单位依据工程量进行工程价款结算。首先,在这个环节,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是进行成本规模控制的重要阶段。两个单位都应该将严格审核工程质量,综合统计实际工程情况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契合度,是否发生变更与签证等方面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应该仔细核算每一种施工材料的价格,严格对取费程序实施控制,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重复计算或者少算漏算的问题;最后,建设单位应该审核施工单位所呈报的结算材料,确认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前提下,将其送报审计部门进行最后审核。
结论: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将动态化理念融入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是一项必要措施。因此,相关单位应该认识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意义以及现状,并在实际的管控工作当中强化相关单位的动态化造价管理意识;有效控制投资决策环节;严格把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安全与进度的协调性;做好工程项目竣工事后控制工作。通过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相关内容所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为促进建筑工程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秀杰.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科技风,2020(08):129.
[2]刘沁.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要点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113-115.
[3]潘玉群.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20(01):219.
[4]梅祖荣.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