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们对于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内容,要求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体现出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在这其中的装配式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利用装配式建筑来替代传统建筑,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质量。所以,就需要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研究,更好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减少成本支出,推动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当前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比较快,装配式建筑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有着非常高的优势,可以使得现场施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是未来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装配式建筑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正常施工的因素也比较多,导致现场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提高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现代工程领域的使用需要。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构配件管理的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做好构配件的管理,要详细规定各种管理细节,这一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的,最为突出性的问题就是比较多的不合格构配件进入到施工现场,给后续的工程质量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还有些装配施工管理人员将自己的管理工作主要放在施工现场,只关注构配件的安装施工阶段,导致构配件所发挥出的作用比较微小,严重的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构配件的前期设计、生产制造、运输等环节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造成一些构配件存在精度不合理、制作不标准等缺陷,使得后续施工难以顺利的进行,甚至还会存在和现场施工不匹配的情况存在,给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1.2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从施工方角度来讲,此阶段要着重促进预见性的提升,从而为必要的质量规划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上述提到,施工现场中构配件堆放场地选择及规划不合理以及堆放不合理等都会对后续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就施工现场而言,施工质量不仅会受到机械质量水平的影响,而且还与人员专业程度息息相关。此外,想要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还要从图纸会审、质量规划方案等方面着手,从而在其完善性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达到推动施工顺利进行的目的。
1.3工艺因素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没能严密拼接模板拼缝、没有牢固加固模板等而致使尺寸出现偏差、错台、漏浆等问题出现。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要求能够准确定位模板尺寸,并且保证螺栓的松紧度达标。因为预留模板固定螺栓部位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振捣密实不达标的情况从而致使部分区域出现空鼓;在进行洒水养护时极易产生结合面裂缝;并未严格控制夹层厚度,导致坐浆层厚度偏大,出现偏移,或是坐浆层厚度偏小,导致结合面出现空气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并未及时将杂物清理;在振捣混凝土时有表面不平整、漏浆等情况出现,影响到其外观;在安装时,没能准确进行放线,导致标高出现偏差;在对成品进行保护时,提前将模板拆除等。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对策
2.1构配件的全过程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施环节需要使用的构配件数量比较多,各个构配件对于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充分的了解构配件在生产和使用中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升。
从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理念的角度出发,构配件的管理应该从设计角度出发,使得其协调有序进行,对于各个构配件进行编号管理,给后续的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支持。构配件生产阶段,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各个结构部分的尺寸精确度合格,性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给后续的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和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构配件的运输环节也是重点的管理和控制阶段,防止在运输环节构配件存在损坏的问题。在运输现场之后开展构配件组装施工,必须要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保证构配件的匹配度与准确度合格,禁止安装之后存在过度的偏差,保证工程的质量合格。
2.2施工准备方面的控制措施
就此阶段来讲,不仅需要有预见性地审视施工过程,而且还要针对装配式施工质量规划进行相应编制。想要确保质量目标的快速达成,围绕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施工方要对工人的技术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将构配件连接点和工序穿插等内容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来对待,使其水平向更高的层次有所迈进,为后续施工质量水平提升提供保障。从技术人员方面来讲,要将着眼点放在图纸会审上,明确装配式施工图和传统施工图的区别所在,并立足于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装配式施工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构配件场地的选择预留需要加以重视,为后续吊装工作奠定基础。
2.3全面提高施工工艺质量
第一,在预制建筑构件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工厂具有相关资质,并且能够切实根据设计图纸与文件来进行。而且在实际生产时,对于预制构件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设置吊点、绑扎钢筋以及设置预埋件等步骤都要求通过工厂质检人员、驻厂监理人员的自检以及隐蔽工程核验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生产完毕后,要求实施相应的养护措施,同时全方位检测构件的质量。第二,严格控制吊装预制构件质量。首先,在对空调板、阳台板进行吊装过程中,需要采取吊环、吊钩等设备来进行,并且需要确保二者的竖向合力能够垂直于梁板,确保每个吊点都能均匀受力,以确保吊运的平稳。其次,在对梁下预制构件进行吊装过程中,必须要对其构件孔洞与起重设备孔,防止出现孔位偏移的情况。在对PCF外墙板进行吊装过程中,需要采取专门的吊装量,使用卸扣连接起板上吊环以及钢丝绳,确保能够紧密连接,在起吊过程中需要防止外墙板碰撞到其他堆放架。再者在对扶手板进行吊装过程中,需要对吊环与板面上的预留孔洞是否牢固连接进行检查,禁止有倾斜起吊的情况出现。第三,如若需要存放预制构件的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对方的高度,切不可过高而磨损到底层构件,并且将软橡胶垫或泡沫设置于构件间的连接部位,以发挥缓冲的作用,防止在接触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对构件的质量产生影响。此外,还应当要设置换门的棚子来对方构件,并做到专棚专用。并且需要将防水垫块放置于构件底部,避免钢筋出现变形、腐蚀等情况。
2.4重视管理人才培养
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要由人来完成,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在不断更新发展的经济技术中,掌握企业的人才优势。在装配式建筑管理人才紧缺的状态下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社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利的支撑保障,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定期的人才知识技术培训、开展企业与外部优秀企业的友好交流、鼓励人才开拓创新并实行有效的奖励措施、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等手段。
3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且应用越来越广,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要求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正确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永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8):211,213.
[2]杜洪坤.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