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吴祖嘉
[导读] 建筑也是需要作为一门学科来深入学习研究的
        摘 要:建筑也是需要作为一门学科来深入学习研究的。建筑学不像数学或是语文一样有明显的区分界限的,建筑是包含了各个领域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建筑包含生态建筑,它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文章就什么是生态建筑观以及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并对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快餐、快时尚的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新时代也倡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绿色环保在各行各业逐渐兴起,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但在建筑设计行业绝非易事,“万事开头难”,特别是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为新兴行业,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也没有参照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下文将就这些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出策略。
        1有关生态建筑观的基础知识
        在生态建筑观中“生态”指的是生态学,生物学本意是指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相互关系。而生态建筑观在本文中是说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环保的元素,使建筑设计能够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就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需要依靠自然,自然赋予了我们万物,自然也需要人们的帮助去改善自身不利的因素,两者是出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制约关系,相互依靠,相互需要,相互妥协。而建筑设计就是要运用生态建筑观,使人与自然的能够处于平衡相处的关系。建筑设计环节复杂多样,不仅要考虑与气候、风俗、风水等因素,而且也要考虑设计的完整性和舒适度是否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生态建筑观中的建筑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观念。所以,生态建筑观中的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没有考虑到地方气候等因素
        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地方气候等因素    ,其实,地方气候等因素与建筑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气候影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随着气候的变化也做出相应调整,两者互惠互利。列举一个正面例子来说,竹屋,大多出现在风景区、农家乐中。风景区的环境一般都潮湿,闷热,房屋建筑采用的竹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这样的竹屋可以有效地防虫、防潮,保养得当最多使用30年。竹屋是根据风景区的环境特点而建成的,房屋形式新颖,不同于城市里的楼房,给游客一种新奇的体验,这样才是充分考虑到了地方气候等因素建筑而成的房屋,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竹屋在建筑设计方面注重生态建筑观,与风景区的气候特点相结合,夏天不闷热,冬天抗冻,绿色环保,生态建筑观在竹屋的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地方气候等因素。
        2.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应用中不够绿色环保
        我们都知道,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应用中需要用到很多材料,不同种类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作用,可能同一种材料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做出的成品可能有瑕疵就需要重新返工,来回反复,耗材量大,成本、时间的投入都增多,达到的效果可能也不令人满意。所以,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应用中应该尽量做到绿色环保,减少耗材量,力求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好的效果。选材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特色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减少成本的投入,节约人力、物力,绿色环保,“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该更加绿色环保,响应新时代绿色环保的号召,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中没有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要使人们接受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就要结合、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特点。而实际情况是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中没有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用固定的建筑模式套用所有的地方建筑设计,造成的结果就是,建筑设计刻板生硬,毫无新意。

生态建筑观是人的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相融合的体现,建筑设计不应该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点来做出相应调整的。一种建筑设计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特点,是最好的地方形象大使。
        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重视科学发展观的当今,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的绿色态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建筑观不但能充分运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而且还为人们打造了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3.1选择优良的建筑材料,尽量做到不浪费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选择优良的建筑材料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多了一层保障,建筑工程需要的材料较多,种类也多,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地方气候也要做出相应的舍弃,在寻去建筑工程材料的时候也要慎重,地域气候不一样,材料的存储方式不一样,在选取材料前要先考虑目前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去储存。如果不确定日后的建筑工程需要的材料量是多少,在选取材料时,存储量也不要太大,避免以后使用不完造成浪费。选择优良的建筑材料,虽然好的建筑材料与不太好的在价格上是相差不小的,但是在建筑设计的效果上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而且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浪费。所以,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该保障各环节的质量,尽量做到不浪费建筑材料。
        3.2对空间进行巧妙设计,完善绿化基础设施
        生态建筑观主要是对绿化、环境和环保这三方面维持平衡。对于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买楼房看重的不仅是周边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楼盘的绿化面积。楼盘绿化面积已经成为了人们衡量楼房“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利于楼房与楼房的间距,对空间进行巧妙设计,增加绿化面积。例如,城市中的很多高档小区,会建成高高的围墙加上层层的网来保障小区内住户的安全,可以在围墙的内侧种植绿化,既增加了绿化的面积,也使住户们看起来心旷神怡,使住户们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增加了楼盘的吸引力,这样体现了生态建筑观,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共处,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应该对空间进行巧妙设计,完善绿化基础设施。
        3.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耗电
        自然资源是生态建筑观的中心。一切的自然资源都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源等都可以合理利用,减少耗电。太阳能电源我们都知道有太阳能热水器,其实还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池,甚至可以造出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些都可以减少耗电,不仅减少了日常电费的支出,而且减少了耗能,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体现了生态建筑观的建筑设计。所以,应该合理利于自然资源,多多使用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源,减少耗电,为绿色环保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3.4利用视觉效果来改善建筑环境
        通过视觉效果进行建筑设计,将建筑环境与原有的环境进行合理归纳,营造出新的环境效果,例如,在楼盘的中央设计一个圆形水池,池中的水可以用平时的雨水来代替,节约水资源,循环使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所以,利于视觉效果来改善建筑环境,增加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结束语
        由上文的分析讨论得出:生态建筑观是人与自然相互需要,相互依靠且共同持续发展的平衡关系,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根据地方特点、选择优良的建筑材料、对空间进行巧妙设计和利于视觉效果来实现。共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荆鹏.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08)25-26.
        [2]刘为祥.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86.
        [3]陈毅.论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