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室外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于佳馨
[导读] 近些年来,国内城镇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的缩小,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城镇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的缩小,为了提升城镇以及城乡人民生活的质量,提升人民生活的综合水平,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对于居住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充分的依据当地的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审核以及评估,设计出合理的居住区建设方案,要充分的重视相关的方案中的要点,要进行综合的审核,充分的保障相关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设计
        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了飞速提升,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于是,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其对于居住区和居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密切关注和研究其发展现状,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
        1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设计重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的分工日趋细化,人们之间的合作也更加宽泛,人们也更容易左右周围的环境,但同时,这样的生活也使人变得更为独立,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在家中借助互联网完成,这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稀少,人和自然之间变得更为疏离。这样的情形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面对面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他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越来越怀念过去那种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生活。因此,当前及今后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人们的生理与审美需求,同时结合本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精心设计居住区的景观。
        2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个性化设计不足
        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个性化不足问题十分严重。如今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大多千篇一律,很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设计。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了减少创新资本投入,往往借鉴、照搬其它设计,导致许多园林景观设计出现雷同现象。因此,居民对这些园林景观产生了审美疲劳,人性化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作用得不到体现。
        2.2与环境协调性较差
        人性化理念下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将“以人为本”作为基础原则,力求满足人们对居住区生活环境的高要求。但一些园林景观设计在一味满足居民提出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一些居住区不惜耗费大量财力,改变原有的环境,求新立异,造成财力和环境资源的浪费。
        3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设计策略
        3.1道路设计
        3.1.1道路布局设计
        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设计要以步行道路为主,确保道路能够顺利通往小区内各楼栋、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和绿化景观,满足居民安全出行、便捷出行需求;在道路系统中,根据道路的使用率高低设置不同宽度的道路,如使用频率最高的人行主路宽度应设计为2.5~3m,使用频率较高的游园路宽度应设计为1.8~2.2m,使用频率最低的小园路宽度应设计为1.2~1.5m;在道路交接处设置指示牌,标明去往各栋楼和广场的方向。指示牌要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保持与道路一定距离,避免刮蹭行人。合理设计单行道和双向车道的宽度,前者为4m,后者为5~6m。尤其在车辆转弯处的道路设计中,要保证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以保证车辆顺利通行;居住区停车场要建在地下室,原则上不允许在小区道路上停留车辆,既避免对居民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又避免随意停放车辆破坏小区内的植物。


        3.1.2无障碍通道设计
        在居住区道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合理设计盲道、坡道等无障碍通道,满足特殊群体的安全出行需求,给予特殊群体以特殊的人性化关怀;在小区内人行道设计中,要布置铺装材料色彩突出、材质有所差异的盲道,并在有高差的道路上设置坡道,考虑到轮椅的宽度,应保证坡道宽度在1.2m以上,并合理布置扶手;无障碍通道的材料,要选用环保透水性好的铺地材料,能够快速排出积水,保证人们出行安全。避免选择过于光滑或粗糙的材料,以免人们滑倒、绊倒等。
        3.2绿化景观设计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绿化景观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同样也展现居住区室外景观人性化的关键,绿化所有很多优势,如调节湿度和温度、防噪声、灭菌、挡风、遮阳、滤尘、制氧等。所以,在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将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后进行设局,为了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的绿化空间,要对整体绿化的色彩、林冠线、边际线利用。在选择植物时,既要满足绿化的功能,也要根据实际自然植被分布特点、土壤条件、地区气候等情况。以易养护管理、抗病虫害强的植物为主,对植被慢生与速生、落叶与常绿进行综合考虑,组成多层次的生态组织,构成人性化、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3.3水景设计
        在居住区中,水景常常以不同形态出现在不同的景观区域中,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了解水体设计形态的不同,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使其身心放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通常以线形态的水体,丰富空间环境的层次感设计,比如,小区自然景石的观赏瀑布;或是以点形态提升空间环境的质感设计,比如,小区内的喷泉、装饰泉等;以面形态的水体来划分空间环境的布局设计,比如,溪流、旱溪等。景观水景在确定形态设置之后,要对景观的材质和水深加以控制,比如,自然石水景避免采用尖角石头,防止划伤;水深不宜过深,避免儿童不慎落水的危险性和水循环的经济节约。不同水形态的设计搭配,给居住区景观注入了人性化的活力。
        3.4建筑小品设计
        3.4.1雕塑
        包括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两类,根据使用的材质的不同具体可分为玻璃钢雕、木雕、石雕、铜雕钢雕等,设计雕塑要结合居住区的主题风格和使用环境,充分考虑到人性化因素,做到与环境保持和谐、与小区风格保持一致,情景交融。摆放雕塑要注意节约资源,不可胡乱摆放,要注意避免出现尖角、小裂缝,不能使用易造成光污染的材料。
        3.4.2园艺小品
        绿化景观中最为人们常见的就是园艺小品,这也是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很多居住区,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大多会设计出一些形式多样的园艺小品,如亭子,石景,花盆或花架,有的是供观赏的景观,有的还带有实用功能,形成绝妙的搭配,很受住户的欢迎。
        3.4.3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就是指在居住区中分布的供住户使用的带有娱乐、休闲、健身、照明等功能的各种公共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在公共环境中活动的需要。设施小品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需要和安全性,从人们的需要出发,如照明灯具的光照角度要便于人们的夜间出行,光线要柔和;休息设施要根据居住区的空间进行合理布设,要选择环保安全的材料;娱乐设施要以住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布设,选用高质量和安全性好的设施。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要需充分的结合居民各方面的发展优,居住区的设计工作人员要不断地优化设计各种配置、道路系统、基础设施等重要影响因素,要不断的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使得居住区能够充分的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基础设施服务,使得人们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让人们能够在居住区景观中能够心情愉悦,进而提升居住区景观实用性、美观性以及发展性。
        参考文献
        [1]李春.居住区室外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8(7).
        [2]茅华.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J].现代园艺,2018(7).
        [3]孙志华.浅谈居住区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风,2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