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郝湘军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郝湘军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整体的防渗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凭借其自身操作简单,可操作性较强的这一显著特点来有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为此,施工人员要不断创新与完善灌浆施工技术,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而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灌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用水量和用电量急剧增加,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农业用水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些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还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灌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灌浆施工技术也是一项基本施工技术。文章结合过往经验及实际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灌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从工程本身来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主要以提高地基稳定性为目标,所以其工作内容和效果贯穿于工程整体,也是实现工程后续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后的地基,则更加便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且为地基上方的建筑施工和辅助设施施工提供基础保障,避免由于地基沉降和塌陷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对于工程本身来说,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符合工程的安全要素。水利工程作为利民性工程,能够实现趋利避害的效果,所以对于社会安定的意义重大,一旦由于地基存在隐患,在未来如果由于自然因素干扰而发生灾害,势必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社会的恐慌,所以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水利工程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都具有高度的重要意义。
        2灌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浆液的浓度不符合要求
        灌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对灌浆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其中灌浆浓度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浆料浓度过低,虽然能够提高浆液的流动性,使浆液能够流到一些特别细微的缝隙中,但是其防漏抗渗指数则很难达标;如果浆液浓度过高,虽然在固结效果方面会好很多,但是流动性却不够强,导致部分缝隙根本得不到填充,也就难以保证施工效果及施工质量。
        2.2灌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问题
        灌浆压力不仅决定着裂缝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填充,而且还会影响到浆液与建筑结构或土体接触的压力。如果灌浆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不足,会导致灌浆不够密实,建筑结构或土体的抗渗力和承载力不达标,降低施工质量,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工程事故;如果压力过高,会导致浆液和建筑结构或土体的接触压力过大,进一步扩大原有缝隙,导致灌浆工程适得其反。另外,大压力下的灌浆虽然饱和度能符合标准,但加压设备撤离后会导致已灌好的浆液出现反弹,导致地面隆起,严重情况下会破坏建筑基础,埋下质量安全的隐患。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3.1加强质量检验工作
        由于灌浆施工具有显著的隐匿性特点,这就导致灌浆施工的质量无法直观的观察出来,因此就一定要加强灌浆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与控制工作。

首先,要对灌浆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与系统的总结;其次,要认真检查钻孔,详细观察岩体与浆液间的胶结程度,并要确保钻孔检查工作可以顺利通过压水实验,以此来促进帷幕与固结的灌浆工作顺利的开展,强化灌浆施工的质量检验,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3.2加强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培训
        技术指标和管理制度再完善,没有施工人员执行或是因为施工人员的能力不足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也无济于事。无论何种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同样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指导,如钻孔设备操作、灌浆质量检测等,因此,想要确保施工质量,首先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确保技术人员熟知项目工程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的施工方法,考核技术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应当怎样妥善处理,还应确保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没有相关技能证书的坚决不能参加建设工作。技术人员培训完毕后就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毕竟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及施工范围都很大,技术人员有时忙不过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本身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能力,解决一些较轻微的问题。另外,还应当加强培训施工人员的自我修养培训,树立企业荣辱的使命感,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施工条例进行灌浆,最大化降低安全事故及质量事故出现的概率,确保施工企业的长久运营。
        3.3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由于我国地貌比较复杂,在加上疆域辽阔,多样的地形以及地貌是共存的,所以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要结合自身地区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地质等进行工作开展。在一些山区或者溶洞进行水利工程大坝修建的过程中,就要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实施大坝灌浆施工。相关施工人员用工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运用,把尖端带有喷嘴的钻井实施强压灌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促进水泥浆液能够较为深入的到地表土层,对大坝强度起到良好稳定的作用。所以高压灌浆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修建大坝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快速、方便的灌浆方式,在对该技术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清洁冲洗施工环境,灌浆完毕后会提高大坝自身具有更加优良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大坝施工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灌浆技术就能全面加强大坝整体抗裂性,对加强大坝的使用年限是非常重要的。
        3.4冒浆问题的有效控制以及技术应用分析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在开展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其工作最好在1到3小时内对所有的施工流程进行完成,再加上受到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气候等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对于水泥浆而言,一般状况下会存在从地基中外溢现象,这样就会给后期的灌浆施工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状况出现后应该在低压地质条件下对灌浆施工工作进行积极的开展,再仔细观察水泥浆液的流动状况,保证在没有任何问题时才能实施后续的灌浆施工。另外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而加强浆液的流动性,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减少出现吸浆问题。在对浆液进行准备的过程中,要对水泥浆液自身的粘稠度进行提高,积极的对浆液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进行控制,或者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间歇式的注入一些水泥砂浆到地基,促进灌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全面控制。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数量已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且其施工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也进一步对施工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以及技术的有效整合,在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年限,进一步促进其在运行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忠其.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90.
        [2]罗文胜.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2019(7):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