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建筑行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突破,建筑工程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为了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建筑工程面临的标准和要求也更加严格。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施工材料,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切实地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由于施工技术的限制以及混凝土自身的相关特性,混凝土裂纹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还很常见,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笔者将对混凝土裂纹成因展开论述,并讨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预防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视野得到极大开拓。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房地产行业顺势兴起。这无疑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消耗的经济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各环节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构成了建筑的大体框架,关乎着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目前建筑材料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材料供应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了材料质量标准。一旦混凝土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后续施工中会出现裂缝现象。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性,裂缝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建筑的安全问题,威胁到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保障混凝土质量,是目前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
1造成裂纹形成的原因
在某建筑工程中,有一幢二十层的房屋,现在存在一定的漏水现象,而且漏水比较严重的是阳台以及扩建的楼板的部位,二层阳台是在原钢筋混凝土飘板上加装的,可能在施工上存在一定的裂纹,导致长久以来出现漏水情况,需要找到裂纹原因并且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常见的裂纹有如下几种:
1.1塑性收缩裂纹
建筑混凝土施工产结构飘板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失水过多产生的,也就是当混凝土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表面蒸发损失,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其裂纹的特点一般具有裂纹深度不深的特点。导致失水严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混凝土在浇注后的4h左右时的表面没有被完全覆盖,尤其在空气比较干燥,风比较大的环境下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发生。除此之外,如果模板、基础的吸水比较快的话,也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快速的收缩,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趋于零,不可以抵抗变形的压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混凝土生产厂家的问题,有的混凝土生产厂家可能会为了出泵率导致混凝土的塌落度和砂率比较大,这其实会使得混凝土的水分易散失,容易产生裂纹。
1.2塑性沉降裂纹
这种裂纹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骨科沉降的时候受到阻碍而产生的,这里的阻碍一般是指模板或者钢筋等。塑性沉降裂纹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之后依然处于可塑性状态,而其表面上的水立即消失,沿着梁以及板上面的钢筋做为走向出现裂纹,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塌落度比较大,沉陷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导致的。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施工时的模板绑扎不好,导致模板移动。
1.3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纹
裂纹出现的方向、宽度、部位的产生原因都是由于某些具体情况决定的,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在建造钢筋混凝土的时候出现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厚的现象,同时如果乱绑扎上层钢筋也会导致裂纹的产生,具体原因是由于构建的有效高度减小,容易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纹。②混凝土的浇注过快,混凝土流动性低以及硬化程度高是由于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不均匀导致的,混凝土硬化程度高是由于沉实过大导致的,这会导致混凝土在浇注的时候容易形成裂纹。③施工时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从而导致构件在自重或者施工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裂纹。
1.4温度应力裂纹
温度应力裂纹是由于混凝土建筑后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挥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相差较大导致的。温度差较大会直接的影响到压力,当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压力差的时候,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的表面会产生拉应力,温度差越大,其所产生的力就越大,而此时的混凝土的龄期十分的短,其抗压能力也就十分的弱,因此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这种裂纹的特点具有裂纹深度浅,纹路不规则的特点。
2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的预防手段
2.1干缩裂纹预防
通常情况下,干缩裂纹往往发生于混凝土养护环节结束后期或混凝土浇筑完工后期,特别是水泥浆中水分大量蒸发后不可避免产生不同程度的干缩裂纹。干缩裂纹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差异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干缩。同时,外部条件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例如:添加剂用量、集料性质及用料、水泥成分及用量、水灰比例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及抗渗性。由此可见,相关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择收缩量相对较小的水泥,例如:中低热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调整混凝土配置水灰比添加适量减水剂,确保用水量不超过设计要求。
2.2塑性收缩裂纹预防
塑性收缩指混凝土凝结前期表面快速失水所产生的收缩情况,特别是干热天气或大风天气可能产生塑性收缩裂纹,其裂纹呈现中间宽两端细且长度不一致等鲜明特点,往往裂纹间不太连贯,而造成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原因包括湿度、风力、环境温度、凝结时间及水灰比。由此可见,相关施工单位立足于资金投入,挑选水泥期间选择干缩值相对较小且含有高强度硅酸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例,添加适量减水剂大大增强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和易性,不得注入过多的水分,并且混凝土浇筑前期浇水处理基层及模板,确保其浸润水分且均匀湿透。此外,浇筑后期选择麻片、草垫或塑料薄膜覆盖遮挡混凝土结构。
2.3沉陷裂纹预防
研究发现,与其它裂纹相比,沉陷裂纹的产生原因相对复杂,包括地基土质不够均匀松软或回填密实程度不足等,甚至浸水所引发的沉降不均或模板自身刚度较弱可能造成沉陷裂纹,例如:以冬季为例模板完全支撑于冻土之中,待冻土解冻后存在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产生沉陷裂纹。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夯实或加固处理过于松软的土壤,以保证模板自身刚度及强度为前提条件,实现牢固支撑地面的目标,确保二者间受力均匀,并且浇筑混凝土期间不得浸泡地基。同时,拆除模板期间把握其拆除时机,切忌过早拆除或过晚拆除,注意模板拆除的先后顺序。此外,化学反应所引发的裂纹建议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尽可能选择碱活性较小的砂石骨料或低碱水泥减轻化学反应程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与各项社会生产建设间有密切联系。目前建筑混凝土裂缝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比较复杂,与其自身特性有关,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性解决方案,深入探究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手段,严格控制建筑混凝土浇筑温度,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为促进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水平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姜功利.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5):248.
[2]刘铁智.浅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5(39):200.
[3]唐绍华.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