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黄荣华
[导读]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门面,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门面,直接折射出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同时,建筑工程自身体量大,涉及多方利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既会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又会在社会营造惶惶的不安氛围,进一步增加社会运行成本。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将“施工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意识贯彻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本文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切入口,就如何应对当前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 ; 施工现场 ; 安全管理
        引言
        在市场经济变化的背景之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对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措施要求较高,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十分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确保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质量以及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设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对提升建筑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事故以及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财产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建设的目标,满足行业当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的安全质量。
        1.2 推动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一般情况下,造成安全隐患大致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 施工单位对安全工作的疏忽 ; 施工技术较弱引发的安全隐患 ;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不足以应对具体情况。无论是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该事业单位的信誉、形象等定会造成不少的损害。细节决定成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和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事业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尺。如果事故频发,安全隐患排查不力,整改不及时,未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而造成事故,会导致事业单位的信用和形象在整个行业中无立足之地,从而推动行业竞争,促进各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划分不清
        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通常包含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等。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整体,由多个主体共同构成,这就出现各单位之间责任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安全事故发生时,很容易发生各单位相互推卸责任,难以划分具体职责的局面。至于那些无良企业则在进行转包或分包工程时,将安全责任全部转交,用以推卸相关责任、置身事外,导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互相扯皮,阻碍工程顺利开展。
        2.2 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来看,大多数安全意识、自身保护意识弱,大多凭借着多年建筑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工作,并未形成完整的循环体系。此外,建筑施工单位也忽略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并不到位,离国家相关建筑施工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就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施工现场出现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材料摆放不符合施工堆放平面图要求、无标识 ; 建筑材料材质不合格、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规范等要求。此外,拆除作业粗略,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开展大面积的拆除作业时容易引发事故导致群死群伤。


        2.3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存在不足
        就目前的安全管理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偏向形式化,大多数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在实际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缺少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案。因此,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验力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事业单位的安全行为准则,查寻形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依据相关条例展开完善处理工作。此外,各单位的安全监管部门在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时,要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特别是那些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要坚决避免因“人情关系”而产生的忽视安全隐患的情况。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会给现场的施工人员造成生命伤害,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事业单位的形象,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3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解决方式探讨
        3.1 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层级问责制
        建筑工程公司的经理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建立以责任经理为首的、分级进行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其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筑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由上至下的逐层问责体系,真正明确地将安全监督管理与自身利益紧密贴合,让安全管理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应该专门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设备管理以及生产需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经过培训、通过考核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保证安全管理能够顺利开展。
        3.2 强化各级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不仅仅包括技术培训,还应该包括安全意识培养。除此之外,消防知识在施工人员中的普及同样重要,作为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如何应对有毒物质泄漏、火情预警的能力。岗前知识技能培训应该分三类人员进行,即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部门也应该积极落实新工人(合同工、学徒、临时工等)三级培训,以保障作业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同时,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还应该针对不同的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归档整理成册。
        3.3 强化技术安全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过程控制中,企业务必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地管控。对施工环节、物料、设备、环境等存在的不足之处实施深入地研究和控制。针对一些风险较大的作业诸如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务必要加强作业许可资质管理,对其审批流程进行全面监管。作业许可证的内容相对复杂,一般包括两大内容,即:危险因子研究、安全策略制定。施工企业在基坑开挖、吊装设计等危险施工过程中,需要聘请专人实施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规程得到准确、全面的遵循。并且,施工企业需要促进生产活动的高效安全管理 。对活动风险、设备设施风险、工艺技术风险等展开全方位地研究,并实施有效控制手段。
        3.4 严格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执行力度
        施工单位无论是从事建筑工程的新建,还是扩建、改建工作,都需要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条件,以保障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在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执行过程中,也应该从多途径来保障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配置专职安全员,专职负责安全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事故隐患。对现场中出现的违规违章操作及时纠正、制止。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事故涉及范围广,突发性强,且对建筑工人及建筑企业影响较为恶劣,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多方面的损失。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地优化与完善,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梁炀标 .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的探讨 [J]. 建材发展导向,2019(9):335-335.
        [2] 邓理云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J]. 四川水泥,2016,38(7):98 - 100.
        [3] 纪松华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 [J]. 江西建材,2017(21):299-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