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2018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棚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因此,对于棚户区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情况,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制度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危旧破房、扶持贫困家庭而提出的一项利民工程。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近年来我国对棚户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约改造了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善了近100万的贫困家庭。但是由于改造工程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因此目前我国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出合理的管理方案,增强对棚户区的改造。
一、棚户区的含义
建筑行业发展以来,始终存在棚户区。棚户区一般是指简易房屋或者房屋条件差的住宅,与人们常说的“贫民窟”相像。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城市中缺少规划,导致宅院分布凌乱不齐,房屋质量差,周围环境也比较差的,不具有抵御功能的房屋集中地区。这种地区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人均面积小,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小等。
二、棚户区施工现状
在对棚户区进行改造时,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棚户区内的住户人员比较复杂,有社会职工,还有工厂工人,还有建筑工人等等。很难对所有人员进行改革,也有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此外,在棚户区还有很多无业游民,没有经济收入,因此住的房屋都是也别破旧的,危险性极大。其次,政府没有对棚户区的改造项目投入资金,基本都是建筑企业投资。很多时候,由于建筑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不能改造整片棚户区,合理安置棚户区居民。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
三、改造要求
1.政府提供支持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危旧破房、扶持贫困家庭而提出的一项利民项目。因此,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投入建设资金,保证施工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2.制定计划方案
需要根据资金预算和施工现场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工程进度。制定计划之后还要贯彻落实到位,实行精细化管理,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义务,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需要有计划的实施施工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有序进行。
3.因地制宜
在对棚户区进行改造时,必须严格执行房屋改造原则,合理利用空间。对不拆除的建筑,需要进行加固,确保房屋稳定。
四、管理策略
以云南昆明某棚户区为例,此项工程需要改造四个小区,总建筑面积为20.23万平方米,其中涉及到的住宅用户为4510户。改造计划是:占地总面积为35.47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面积占30.76万平方米,商务房占地面积为4.3万平方米,小区内的娱乐休闲广场、物业等占地面积为0.41万平方米。新建筑中用于安置之前居民的建筑占地面积为29.97万平方米,其余可进行销售的商品房建筑面积为0.79万平方米。总计划建筑71栋综合楼。
1.加强技术管理
1.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掌握施工中的全部情况,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需要充分考察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建筑施工行业能够完成既定目标。
1.2设计有效的施工图
施工图纸是施工工程开展的重要前提,是能够保障设计规划能够实现的重要建设蓝图。施工图纸的确立能够帮助项目顺利审批,是编程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图纸,那么就无法开展施工,所以想要施工工程有序进行,就应该做好设计图纸。设计施工图之前,建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通过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就能够避免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建筑施工之前,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必须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图纸进行研究,了解图纸内容,保证施工图纸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此外,还应制定多种计划,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施工工作能够顺利,保证工程质量与效率。
2.完善管理制度
实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明确每位施工人员的管理责任,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始终保持工作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并设立奖惩制度,有赏有罚,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将工作做到最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方案,将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保证工程质量与效率,从而增加强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
3.加强施工现场资料管理
施工资料是记录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施工资料能够全程记录建筑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进度有序进行,还能够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在对棚户区的改造时,需要认真拍摄现场照片,并保存完整,及时记录施工过程。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则更应该积极记录,并仔细拍摄现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保证初始资料的完整性。
4.增强采购管理
面对市场复杂的情况,建筑材料的价格相差甚远。因此,如何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还能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了。
4.1保证建筑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在采购合适的建筑材料时,需要进行市场调查,购买价格公道,质量过关的产品。确保建筑质量达标的同时,还能够将采购成本控制到最小。必须要购买质量达标的建筑材料,以保证施工质量。
4.2节约建材
采购建筑材料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需求量做好调查,制定出合理的购买清单,采购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购买清单进行购买。避免建筑材料过多造成浪费。而且还能降低材料的保管费用,节约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5.增强安全管理
安全永远是放在首位的,为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一,需要保障安全设施质量。在施工现场需要投放适合的安全设备,并保证安全设备质量达标,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重视安全方面的教育。施工单位必须要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增强施工安全意识,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进行施工作业。第三,严格执行检查工作。施工单位需要组织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备质量,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
6.增强质量管理
在对棚户区进行改造之后,建筑施工领导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避免豆腐渣工程。所有施工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计划,保证最终工程质量。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依照施工方案有序施工,保证施工进度。此外,必须要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并科学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再次,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确保工程的最终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棚户区的改造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为棚户区原居民提供一个稳定、舒适、安全的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马洪涛.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探讨——以德州市宁津县潘庄·仁义生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2):140-141.
[2]李庆明.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6):142-143.
[3]郝丽华.谈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中重要环节的把控[J].山西建筑,2014,40(36):246-247.
作者简介:苏亚丽(1978年11月11日)女,云南建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