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刘妮萍 张利强
[导读]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保证该项工程项目施工的节能环保效果不仅能提高各类能源物质的利用效率
        摘要: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保证该项工程项目施工的节能环保效果不仅能提高各类能源物质的利用效率,而且能避免有关部门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时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继而促使风景园林施工向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而且应用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节能型技术较多,这就应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分析各类节能型技术,使得各类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节能型技术;风景园林施工;应用
1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1  调节城市小气候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有大量的需求,这些资源在使用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再加上对自然下垫面的人为改造,造成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显著。而环境的日趋恶化,又会使人的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胁。要从容面临城市的“热岛效应”问题,不仅要节约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还要种植大量的绿植林木,扩大植被地表覆盖面积。树木可以有效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同时制造养分,可以在高温环绕的建筑组群之间形成连续的低温地带,从而缓解“热岛效应”。数据显示,在城市中的绿化区域,绿植可以吸收掉的太阳辐射多达70%。而绿地通过进行蒸腾作用后的地温比空旷的广场低20℃左右,能够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有效增加人体的舒适度。
        1.2  美化环境
        缺少绿化的城市就如同一个钢筋混凝土堆砌出来的没有生机的模型,而风景园林能够为它披上绿装,令其充满希望,对城市外观起到美化的作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是最早闻名于世的花园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60%,人均占有面积72m2,不仅是住宅区,机关、学校、甚至于工厂都用高大的合欢树以及蔷薇、藤蔓作为篱笆,房屋淹埋在绿色的海洋中,道路旁有高大的行道树,地面上覆盖着地毯式的草坪,高大的白玉兰与艳丽的红玫瑰相互映衬,处处充满了生机与不灭的希望。可以说是“三春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城市的风景园林就是把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与风景相辅相成,给人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感受。使人们虽然人身处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依然随时都能感受到春的生机,夏的活力,秋的浪漫,冬的静谧。
        1.3  减少噪声污染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高楼兴起,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施工而带来诸多噪声污染。噪声会使人感到许多不适,长期处于充满噪声的环境中,人容易有疲倦、烦躁的感受,甚至造成睡眠障碍和和心血管损伤等。研究表明一旦噪声超过85dB,人就会不可避免的感到心神不安,影响精神状态,无法专心工作学习。风景园林绿化是有效阻档噪声传播的一大途径,众多的树木宛如一个天然的屏障,当声波通过树林时,树叶发生摆动,使声波发生折射或散射产生减弱直至消失。枝叶表面的绒毛和气孔就像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隔音板,能够吸收噪声。不仅如此,落叶堆积成的腐叶层具有消声作用,粗大的树干和繁茂的树枝,也在一定程度上消散了声音,能够使部分声音通过树枝和树干传导至地下从而吸收噪声。
        2风景园林施工要求
        为响应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必须加大各地区风景园林施工力度,同时按照现有社会发展要求加强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使得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得以彰显。而且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需要考虑一系列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风景园林施工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对风景园林整体规模、各区域地质条件和园林内部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之后结合各方面分析结果规划合理的风景园林施工方案,之后促使相关人员严格遵循前期规划的方案开展风景园林施工,以避免风景园林施工出现问题。第二,为提高风景园林整体美观性和综合施工效果,应结合各方面因素选取适宜的植物,提升各类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成活率,并让各类植物在和谐共生的条件下呈现出优美的景观效果。同时,应加大风景园林中各类植物病虫害防治力度,严防风景园林中各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保障风景园林中各类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全面提升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第三,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会应用各类仪器设备,这就应保证各类仪器设备运行效果和现实价值,避免有关部门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因各类仪器设备运行缺陷而出现问题。同时,强化各类仪器设备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尽可能降低风景园林施工难度,确保各类仪器设备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第四,由于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错综复杂,这就应保证相关人员对风景园林施工要求及其他方面有所了解,优化风景园林施工缺陷,严格控制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之前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相关人员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参与力度,及时改善风景园林施工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风景园林施工能满足绿色生态环境综合建设要求。
        3 节能型技术的类型
        一般应用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节能型技术较多,其大致可以分为主动式节能技术和被动式节能技术两类[1]。这就要求风景园林施工部门对这两类节能型技术展开有效分析,之后按照风景园林工程现实施工要求应用适当的节能型技术,使得风景园林工程节能施工效果有所提升。
        3.1 主动式节能技术
        对于主动式节能技术来说,主要是指针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节能技术,如利用施工现场的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将施工现场各类可再生能源应用到风景园林施工当中,以此强化各类可再生能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将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出现能源过度消耗问题的概率降至最低。此外,施工时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借助特定手段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强化不可再生资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避免有关部门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出现可用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应用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主动式节能技术具备专业性强的特点,这就应强化专业人员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参与力度,确保相关人员能在灵活应用主动式节能技术的前提下开展风景园林施工,为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3.2 被动式节能技术
        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比,被动式节能技术具备因地制宜的特点。因此,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对风景园林施工現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并在考虑风景园林中植物规划地形和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应用标准合理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使得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因地制宜特点全面彰显出来。

不仅如此,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被动式节能技术还能强化风景园林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性和统一性,继而彰显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优势。而且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各类可再生能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利用效率,这就应强化各类被动式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同时注重该类节能技术的实际操作效果,并在把控风景园林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避免风景园林施工出现能源浪费问题。
        4园林施工与节能技术结合的意义
        园林工程是体现我国建筑文化最明显的标志,其中涵盖多方面例如植被、石材和水体的设计,不但需要满足相关审美架构,更要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居民环境需求,故而在传统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使得园林施工难以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全面,导致环境的塑造违背设计初衷,甚至功能性的使用都有严重的阻碍问题。
        而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关于环境绿化的指标有所宽松,更能够满足因为气候变化出现的植被影响,从而对自然景观和功能使用上的协调更为轻便,不但满足了当前设计方案所欠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运用,更促使设计方面压力减轻,将施工方面压力也有所缓和。故而,在园林工程中融入节能技术的概念具备必要性,同时对城市园林工程的发展也有积极促进作用,为满足功能使用节约经济成本并减少植被损耗同时,更为园林自生态提供了有效的循环途径。
        5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强化节能型技术和风景园林施工的研究力度[2],并强化节能型技术与风景园林施工之间的契合效果,有效提升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有效地改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
        5.1 优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为降低风景园林施工难度,应在施工之前规划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有关部门严格遵循标准化设计方案开展风景园林施工,继而提高风景园林综合施工效果。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应要求相关人员在节能型技术的支持下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优化调整,不断强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有效改善风景园林施工中能源消耗现状。同时,应在考虑节能型技术的条件下为风景园林工程选取适当的仪器设备,更好地保障各类能源利用效果。
        5.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风景园林施工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对于保障风景园林中植物的生长效果和植物成活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应在节能型技术的支持下提高风景园林施工中水资源利用效率,使得风景园林各个施工环节水资源消耗量降至最低。而且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还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施工部门没有对废水开展循环利用,就会导致风景园林施工中水资源大量浪费,难以满足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要求。基于此,必须借助节能型技术收集风景园林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同时加强风景园林施工废水的循环利用力度,从而避免风景园林施工中水资源浪费现象越演越烈。为促使风景园林中各类植物稳定生长,还应保证风景园林中植物灌溉的连续性,而这会导致风景园林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出现水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这就应借助节能型技术对风景园林植物固有灌溉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减少风景园林中植物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量,彰显风景园林施工中节约水资源的优势,确保水资源利用效率能满足风景园林节能施工要求。同时,应在节能型技术的支持下调整风景园林植物灌溉渠道,尽量强化风景园林内部灌溉渠道的蓄水功能,以提高雨水和其他水资源在风景园林植物灌溉中的作用效果,继而彰显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使得风景园林施工中污水循环利用和植物灌溉等项目的水资源消耗量符合工程项目节能建设要求。
        5.3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在开展风景园林施工时,应强化太阳能资源在相应施工中的应用力度,其根本原因在于太阳能资源本身具备安全性高和可再生的特点,加之施工现场地理环境较为优良,能长时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这就能提高风景园林对太阳能的汲取力度,以此强化太阳能资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3]。而且太阳能技术属于节能型技术的一种,不仅能将其转化成电能为风景园林施工提供电力支持,还能保证风景园林中各类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强化风景园林中植物光合作用效果,满足风景园林施工和园林景观综合规划要求。
        5.4 促使落叶枯草循环再生
        植物在生长周期中往往会出现树叶飘落和枯黄等自然现象,如果采取人工清扫的方式,不仅会加大园林中落叶枯草的清理难度,而且会导致风景园林施工停滞不前,这对于风景园林施工周期会有很大的影响[4]。为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及落叶枯草循环再生中的应用力度,将绿地内落叶枯草转化成肥料,避免落叶和枯草因传统清扫模式而出现能源消耗浪费问题,以此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效果。而且强化风景园林中落叶枯草节能处理力度,能降低落叶枯草处理过程中出现各类能源物质过度浪费的问题。不断提高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作用效果,改善风景园林固有施工缺陷,使得落叶枯草对风景园林施工和园区整改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当然应用标准合理的节能型技术还能对风景园林施工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实施优化处理,有效控制各類废弃物对风景园林生态环境和综合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彰显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现实作用。
        6 结语
        我国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有关部门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开展风景园林施工,同时强化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力度,确保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性能得以彰显。降低风景园林施工中各类能源的消耗量,不断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水平,可促使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开忠.浅析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9(17):48-49.
        [2]曾德勇.探讨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6):118.
        [3]杨光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四川水泥,2019(5):118.
        [4]钟成.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9(6):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