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地板在M310核电站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韩英男 陈林 左云龙
[导读] 橡胶地板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其它成分的高分子材料所研制成一种新型环保产品,
        摘要:橡胶地板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其它成分的高分子材料所研制成一种新型环保产品,因其高耐磨、防滑、防潮、阻燃、易清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工程。文章介绍了橡胶地板施工工艺流程与过程控制,通过对施工重难点的分析,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多方面过程控制,确保了工程质量,对后续橡胶地板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橡胶地板;施工要点;难点控制;
1工程概况
        M310压水堆核电站作为技术成熟的第二代核电站,其常规岛应用了橡胶地板作为其地面铺贴材料,在1#主厂房橡胶地板施工时出现较严重质量问题,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对施工工序及方法进行优化、改良,橡胶地板在2#机组得到成功应用,在3、4号机组得到成熟推广。
2施工工艺   
        橡胶地板主要分布在常规岛主厂房区域地面。一般情况下,施工工序为:①基层处理→②界面剂施工→③自流平砂浆施工→④橡胶地板施工。
        其中橡胶地板施工流程为:①控制放线→②裁切试铺→③粘接剂施工→④橡胶地板铺贴→⑤粘贴橡胶踢脚
3主要工艺流程
3.1环境要求
        基层表面温度要求: 10.0℃~35.0℃;基层表面温度至少高于露点温度3℃;大气温度要求:10.0℃~35.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3.2基层处理
3.2.1基层要求
        基层表面需干燥、洁净、无裂缝、空鼓、油脂、脱模剂及残留污染物等。
        基层表面平整度误差在±2mm范围内,基层含水率不大于8%。
3.2.2基层处理
        先将地面上原有的垃圾、油污、浮灰残浆清除,空鼓、起皮、凹凸不平处需对表面进行剔凿并重新施工面层。
3.3界面剂施工
        界面剂主要作用是增强地面附着力,平衡基层吸收性,阻隔基层潮气。界面剂要求涂刷均匀,不得漏涂、过涂,无明显积液。
3.4自流平砂浆施工
3.4.1混合
        根据水灰比计算各组分需用量进行混合并持续搅拌,至均匀无结块为止。
        加水量应严格按照水灰比。水量过少会影响流动性,过多则会降低固化后的强度。
3.4.2自流平砂浆施工
1) 将搅拌好的自流平浆料倾倒在施工的地坪上,利用带锯齿的刮刀将自流平砂浆摊开,使其自动流动找平。
        自流平砂浆的施工需连续不得中断, 若必须中断施工需预留接茬位置。
2)在自流平砂浆施工的同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放气工作。施工人员应穿戴钉鞋进入施工地面,采用放气滚筒进行放气,避免后续表面气泡及接口高差;
3) 施工完毕后请立即封闭现场进行养护工作,在养护期间严禁人员行走。
3.5橡胶地板施工
        在橡胶地板施工前,应对自流平砂浆进行精磨抛光并进行清洁处理。
3.5.1控制放线
        首先对需要施工橡胶地板的房间进行控制放线,根据房间的大小及橡胶地板的尺寸,确定房间需铺贴橡胶地板的模数尺寸并进行排版,根据排版图在地面上弹出地板控制线。若房间周边出现非整块时,要设置边线。
3.5.2试铺
        根据预设的模数尺寸进行剪裁,然后按照排版图与控制线进行试铺,并对每块地板按照顺序进行编号。
3.5.3橡胶地板铺贴
1)粘接剂施工
        胶粘剂施工前应保证基层平整、洁净、干燥、无灰尘等。
        橡胶地板配套粘接剂采用锯齿形刮刀施工,刮涂要均匀一致,不得漏涂,过涂。

胶粘剂施工完成后进行晾干10~25分钟,用手触摸不粘手即可铺贴。
2)地板铺贴
   根据地板编号顺序按照控制线进行粘贴地板,地板铺贴采用橡胶辊筒进行压实。
        完成铺贴工作后应养护时间为24h~48h。养护期间避免玷污或用水清洗面层。
3.5.4踢脚施工
        橡胶地板养护完成后进行踢脚施工,踢脚首先施工阴阳角位置,然后铺贴大面,采用橡胶辊筒压实。
        橡胶踢脚线粘贴完毕后,应在踢脚线的上口和下口打玻璃胶进行勾缝封闭。
        最后把地面上的所有杂物清除干净,用清水清洁地板表面的污渍。清理杂物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
4施工优化及过程控制
        在1#机组施工橡胶地板时,主厂房8.50m层、11.70m夹层、1#、2#、3#楼梯等楼层橡胶地板楼面施工完成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鼓、起泡、起翘等质量问题,针对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了专项分析研究,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4.1 基层处理
4.1.1问题
        在1#机组施工橡胶施工难点:基层橡胶地板要求基层平整度为±2mm,而橡胶地板施工一般在工程后期进行,经过漫长的施工破坏,基层混凝土难以满足橡胶地板施工的的需求,由于现场基层细石砼地面局部区域没有使用自流平水泥进行基层找平,致使局部区域基层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在橡胶地板铺设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整造成地面凹陷区域存在空气,后续由于空气热胀冷缩造成地板起鼓。
4.1.2 处理措施
        对基层混凝土进行整体打磨消缺,采用大型磨光机或铣刨机进行处理;专项处理大于0.3mm的裂缝,沿裂缝垂直方向间隔20-30cm切割并嵌入修补加强筋防止裂缝扩展延伸。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流平砂浆一道,以满足基层平整度要求。在施工前,采用2m靠尺进行检查满足要求。
4.2材料
4.2.1材料问题
        橡胶地板卷材原材料问题;橡胶地板在库房存放太久,由于为水平放置,使得卷材表面形成压痕,虽经过反卷处理,但因地板存放太久材质已发生老化,恢复力减弱,且地板与粘接剂的粘接力减弱,在铺设完成后一段时间,橡胶地板发生起鼓现象。
4.2.2应对措施
1)控制材料进场时间,根据实际需求采购进场;
2)橡胶地板应垂直与地面存放,不得倾倒放置,避免在橡胶地板表面挤压出不可消除的压痕。在试铺阶段,可将地板平铺在地面让其自由伸展已使其记忆恢复,达到较好的平整度。
4.3橡胶地板铺贴
4.3.1问题
    地板粘接剂涂刷不均匀:在进行地板的刮胶过程中,局部区域可能存在胶水刮胶不均匀或刮胶过少,在橡胶地板铺贴完成后由于胶的粘接力不足,造成地板空鼓、起翘。
        地板滚压不均匀、不正确:铺贴橡胶地板时滚筒滚压不均匀,造成地板与粘接剂未能充分的粘接,致使地板空鼓、起翘;或在地板滚压时滚压的方式、方向、顺序不正确,造成地板内存在的空气未能及时排除,后续由于热胀冷缩原因造成地板空鼓。
4.3.2应对措施
        在进行地面刮胶时,刮胶应缓慢均匀,若刮刀齿轮磨损应及时更换,胶以纹路均匀、不积胶、不堆胶、不少胶为标准。
        橡胶地板的压实采用橡胶辊筒,应先沿地板一端宽度方向压实再长度方向的顺序依次滚压,然后自中心向四周再次滚压,确保将地板与地面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尽。。
3.结论
        通过对橡胶地板工艺流程的不断分析和现场施工过程的控制,实践证明: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基层处理,橡胶地板铺贴等方面的施工质量,可满足设计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
        橡胶地板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优化及改进,已完成成熟的应用在M310核电站,为后续其它核电站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及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珮云 肖绪文 建施工手册 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2]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